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西方通史类全球史编纂中的历史分期研究(5)

(11) William H.McNeill,The Rise of the West: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3.《西方的兴起》“前言”,郭方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0年。
    (12) 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25年之后》(Journal of World History,No.1,1990.该文同时为1991年新版《西方的兴起》的“代序”)一文中指出,他在书中提出的生存圈理论是有局限的,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系统论述。
    (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上册“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董书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18页。
    (14) Geoffrey Barraclough,The Times Atlas of World History,New Jersey:Hammond,1989,p.254.
    (15) Geoffrey Barraclough,The Times Atlas of World History,p.252.
    (16) Geoffrey Barraclough,The Times Atlas of World History,pp.254-256.
    (17)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第3版上册“前言”,赵轶峰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页。
    (18)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前言”,魏凤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19)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前言”,第10页。
    (20) 郭方:《评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及全球史研究》,刘新成主编《全球史评论》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4页。
    (21)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前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14页。
    (22)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前言”,第9~10页。
    (23) Geoffrey Barraclough,History in a Changing World,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55,pp.1-10.
    (24) Geoffrey Barraclough,Main Trends in History,New York:Holmes & Meier,1991,p.100.
    (25) Geoffrey Barraclough,History in a Changing World,pp.232-234.
    (26)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第3版上册“导论”,第3页。
    (27) William H.McNeill,The Rise of the West: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p.460.
    (28)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上册,第48页。
    (29)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册,第59页。
    (3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册,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78页。
    (31)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第153~207页。
    (32)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册,第630~631页、824~825页。
    (33)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第3版下册,赵轶峰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40页、659页、667页。
    (34) 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3卷,霍文利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35)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第4版英文影印版,钱乘旦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2页。
    (3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册,第508页。
    (38)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第153~295页。
    (39)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册,第630页、824~825页。
    (40) Dominic Sachsenmaier,Global History: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in Donald A.Yerxa ed.Recent Themes in World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est,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09,pp.55-59.
    (4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7页。
    (42) 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5~87页。
    (4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7页。
    (44) 于沛:《关于“世界现代史”主线和体系的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