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古代中伏的那些将军是不是瞎?埋伏在草丛里的敌人怎么都看不见


    


    




    编者按:埋伏、伏击可能是各种战争相关艺术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桥段。在各种剧情设定和真实历史上里,伏击战的效果也是相当有效的,更是弱方克制强敌的最好办法。不过,不晓得大家在看那些关于伏击的影视作品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被伏击的那些人是不是瞎?那么多人埋伏着,竟然看不到?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话题说一下。



    


    其实,很多人印象里的伏击战,都是被影视作品所误导了。很多人以为伏击战就是占据峡谷两端,然后使用落石和各类远程武器攻击便可。但真实的战场情况远没那么简单。首先,峡谷地形大多是在像太行山一带的山区比较常见。在中国广大的丘陵、平原地区,这一地形便很难找到了。因此大部分的伏击战,其实都是在稍有高度优势甚至是相同高度情况下进行的。


    


    ▲电影《战国》中的马陵道


    电影《战国》中的马陵道如图,现实中,这一地区只是比较低缓的丘陵山区。其次,伏击战做不到仅靠远程武器就能实现轻松零伤亡。实际上,在遇到伏击时,受伏击一方,往往也会进行相应的战术来尽力规避伤亡。即使是在近现代战争中,伏击战往往也会出现打成追击战甚至是攻坚战的情况。(比如著名的平型关之战)


    


    在冷兵器时代,由于单凭弓弩一类武器杀伤效率较低,因此伏击战更不可能只依靠远程武器,而是在完成伏击之后,再利用地形优势展开围歼战。比如战国时期经典的马陵道之战,被伏击歼灭的魏军实际上也只是庞涓“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的轻步兵。而且从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的记载来看,魏军也是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抵抗。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才以庞涓自尽结束。之后真正将魏军重创的,则是在马陵道庞涓死后,“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马陵之战


    接下来,我们主要说一下最关键的问题:为啥被埋伏的人看不到要埋伏自己的人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被埋伏的人瞎,而实质上是埋伏的军队往往处于被伏击者的视线之外。古代打仗都是要靠队形与组织的。而行军状态下的部队要想转换成战斗队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出于节省体力的考虑,行军状态下的士兵往往轻装,只携带随身的副武器。铠甲、长柄武器往往是装载在队伍里的车辆与驮兽上的。


    


    本质上说,伏击者其实是以战斗队形和战斗状态去突袭处于非战斗队形与状态的被伏击者。也就是说,当被伏击者能看到敌人的时候,对方肯定已经以堂堂之阵压过来了。这时被伏击者还在手忙脚乱的变换队形,领取和分配兵器。这种态势一旦形成,基本就是对被伏击者的单方面屠杀了。


    


    但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可不仅仅是藏在敌人视线之外就可以了。在任何时代的战争中,情报永远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军队在行军时,也往往会派出哨探来随时侦察周围的情况。但是古代的哨探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实际上能够进行的侦察范围相当有限。因此行军路线是否会有敌军伏击,将领的判断时常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一场成功的伏击战,除了要能够成功掌握敌军的行军路线以外,还要是能够保证自身的行动不被敌军侦知,并且还要对敌方将领的判断进行迷惑。


    


    哨探的作用不仅在侦察行军路线,还要做好敌军预警。而想要躲过敌军的侦察,就要对当地地形很掌握。其实,古代大部分的伏击,基本都是在敌军对于当地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中情况下,将领对于行军路线的判断,往往不得不依赖于哨探侦察的结果,但哨探在必须优先于行军线路的探索的情况下,更难对敌军位置进行有效追踪。尤其是在一些环境相当复杂,比如丛林、山区等地形中,伏击战的效果往往更加显著。比如安南黎朝开国君主黎利和明将王通之间的崒洞祝洞之战。黎利就多次用伏击战术,将数量和战斗力都明显优于自己的明军打得溃不成军。而其依靠的就是越南北部复杂的丛林和山地环境。


    


    ▲黎利


    不过像明军在越南地区面临完全陌生的环境地形的战例终究是少数。因此如果想要真正诱敌入伏,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能够让敌军将领觉得自己“胜算很大”、“A过去就能赢”。比如前面说过的马陵之战,孙膑就是利用著名的“减灶计”,通过不断减少齐军所用的土灶,让庞涓对齐军的状态出现误判,从而没有做好侦察便轻敌冒进。另一个相当经典的伏击战案例,便是萨尔浒之战后金对刘綎所率明军进行的伏击。在战前,后金军派士兵穿着之前被击败的明军铠甲,并手持之前被击败的杜松部的明军令旗,诱骗刘綎率领明军加速前进。结果刘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了后金军的埋伏。


    


    ▲萨尔浒之战


    那么那些落入伏击的军队,真的就等于即将全军覆没了吗?其实也未必。伏击在初期对于军队最大的破坏,实际上是对士兵带来的恐慌,因而产生的军队失控。因此在受到伏击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士兵及时恢复冷静,便是减少伤亡最重要的一步。由于伏击往往是发生在行军地形较为狭窄的地区,因此如何让处于行军状态的军队尽快的展开就成为最关键的事情了。


    


    所以古代精锐的要求往往是对突发情况能沉得住气,快速应对。如果做到这两点,被伏击者实现反杀也不是不可能。特别要提到的是,当被伏击的队伍被敌人截断时,是最危险的。因为在军队被截断后,往往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遇伏一方其中一部的围歼。面对这种情况,被伏击的指挥官就要考虑如何能够尽快收拢手头的己方士兵,然后进行突围了。


    


    在遇到伏击战的情况下,其实是最考验将领的水平时候。不过想要逃出生天,出了出色的指挥以外,还要有相当好的运气。总的来说,伏击战术之所以能够时至今日依然不时出现在人类的战场上。很大程度上正是有赖于这种战术可以“四两拨千斤”的强大作用。但是想要打好一场完美的伏击战,同样也需要相当高的军事手腕与技能,必竟战争,从来不是儿戏。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