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名人 > 近代 >

徐复观

    人物简介
    徐复观原名徐秉常,复观这个名字是熊十力给他取的,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是我国著名政论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曾留学日本,参加了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成为蒋介石的十四位核心幕僚之一。徐复观著有《中国人性论史》《两汉思想史》《中国文学论集》等作品,曾任教东海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于1982年病逝台湾,享年80岁。
    人物生平
    少时求学
    徐复观
    1903年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场凤形湾。12岁就读于县城高等学堂。旋入省立第一师范。
    1926年入湖北省国学馆。
    1928年东渡日本留学,不久,考入陆军士官学校,涉猎政治、经济、哲学诸书,视野大开。
    指挥战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秘密从事抗日活动被遣送回国。先后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任团长、军参谋长、师管区司令。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国民党参与指挥湖北阳新半壁山、山西娘子关等战斗。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受命任驻延安高级联络、参谋,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有所交往。6个月后返重庆,任蒋介石侍从室机要秘书,并被授予少将,是蒋介石十四位核心幕僚之一,参与机要。
    潜心学问
    1944年往勉仁书院谒师熊十力,悟熊氏“亡国者,常先亡其文化”之言,乃潜心于中国文化典籍。
    到台湾后,从政治圈转向学术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与唐君毅、牟宗三等海外学者一起推动儒学现代化研究,被称为第二代“新儒家”领军人物。
    1949年他在香港创办的政治学术理论刊物《民主评论》,成为20世纪50至60年代台港地区现代新儒家的主要舆论阵地。致力于宣扬新儒家的学说,他与牟宗三、唐君毅成为当时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1949年后在台湾与香港两地从事教育与学术活动,先后任台湾省立农学院、台湾东海大学、香港新亚研究所教授,边研究学术。他还对台湾少数“台独”言论进行揭露批评,是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执着守护者。
    1951年赴台中,任省立农学院教授。旋又应聘为私立东海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1969年再至香港,应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新亚研究所教授兼导师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并重理《民主评论》编务,又任《华侨日报》主笔。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向往祖国之情甚切。其寄友人吴仲介诗云:“浩劫荒荒事已过,喜闻重整好河山。衰年许下归根愿,约取秋来共看禾。”与故乡老友通信,表示:“倘得政府允许,亦当埋骨灰于桑梓”。
    1980年秋拟回国探亲访友,因胃癌治疗未能成行。但仍为夏威夷大学主办的朱子讨论会作“朱程异同”论文5 万余言。
    1982年2月曾向蒋经国进言:“祖国统一的方法最好是和平谈判;早谈判比迟谈判好,主动谈比被动谈好,自己去谈比别人去谈好。”
    徐复观先生于1982年4月在台湾逝世。他的骨灰1987年由亲属遵其遗嘱移回故里安葬。
     徐复观的代表作
    著有《政治与学术之间》、《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两汉思想史》(三卷)、《中国思想史论集》、《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公孙龙子讲疏》、《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国经学史基础》、《中国艺术精神》、《石涛研究》、《中国文学论集》、《中国文学集续编》等。
     徐复观与胡适
    胡适
    1961年,“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开幕,胡适发表此生最后一次英文演讲,重申了对东方传统文化应自我批判的观点。
    作为海外新儒学四大家之一(另三人为唐君毅、牟宗三和张君劢)的徐复观与胡适观点不同,立刻撰文挞伐,胡适因病回避,殷海光出于义愤,与徐激烈论战。
    1962年2月24日,72岁的胡适主持中研院第五次院士会议的酒会,他说:“……25分钟的话,引起某些人的不满,对我进行文字围剿。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不要去管它,那是小事体。我挨了40年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
    酒会结束时,胡适突倒地,当晚7点10分去世。去世前一个月,胡适曾感叹:“徐复观的文章,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徐复观得知噩耗,立刻收回全部批胡文章,并写了悼文:“我深切了解在真正地自由民主未实现以前,所有的书生,都是悲剧的命运……正因为他(指胡适)是悲剧性的书生,所以也是一个伟大的书生。”
    徐复观是懂胡适的,只是尘世间大多数人难拒绝骄傲、愚昧、浮名的诱惑。
     徐复观和毛泽东
    住在窑洞里,徐复观除了参加中共方面安排的一些公务参观活动,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读中共方面提供的文献资料,其余时间就是“读通了克劳塞维兹所著的《战争论》”,并写下不少读书笔记。因此,又多了一个与毛泽东谈话时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毛泽东在谈论游击战术时强调说:“这不过是小规模扰乱战,若指挥大的兵团,必要时在战略上要牺牲一个兵团,然后才能保全两个兵团,那就要壮士断腕,立即决断。”
    徐复观对此不敢苟同,辩论道:“这在战略上是可以行的,但在政略上恐怕行不通。譬如现在德、意、日三国结成轴心同盟,与举世为敌。假定一旦战局逆转,形势险恶,到了非牺牲不可的时候,请问润之先生,那究竟牺牲哪一国?谁来提议?谁来赞同?又有哪国甘愿牺牲?”
    毛泽东一时无以回答,面有难色。那次徐复观告辞时,毛泽东送出窑洞门口,再送到坡下,一直走到大道旁,方才告别。
    当然,由于双方站在完全不同的党派立场上,纵然学问见识上相互倾慕,但在原则问题上却针锋相对,锱铢必较。一九四三年七月,抗战爆发六周年前夕,国民党利用共产国际宣布解散之际,叫嚣“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对此,毛泽东约见徐复观时义正词严地警告道:蒋先生不相信天上可以同时出两个太阳,我偏要出一个给他看看。“再过五年至八年,看虎(鹿)死谁手!”
     人物评价
    徐复观
    徐先生乃斯世之英豪,他已尽了其鸣时代之艰难与民生之疾苦之责任。——牟宗三
    我想在现代学术史上,徐先生扮演的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他的学术经验和政治经验一样,可以说都不是正统的,但是其价值正在这种地方,他在价值上并不追攀主流或当权派,学术上也表示出伟大的异端的精神。——余英时
    徐复观先生的人格风范,就像东海一样的辽阔,像大度山一样的永恒。——杜维明
    徐复观研究专家李维武认为,徐复观学术思想有些很专业,可供少数人研究;但有些思想并不专业,作为大众的文化精神遗产,是可以让普通中国人了解,值得海峡两岸发扬光大的。如倡导中华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根基;忧患意识;还有他旗帜鲜明反对“台独”,等等,这些思想、这些精神财富都值得普通人了解、继承和发扬。
    徐复观先生是现代中国卓有建树的学者,耿介不阿的思想家。他生活在后“五四”时期的时代风涛中,始终跋涉于学术与政治之间;他以深沉的忧患意识,从事坚贞的学术研究,严肃思考,引古筹今,上下求索,左右探源;在对立两极之间自觉地保持张力,在双向扬弃中渴求新的进展。因而,对晚清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时代课题,诸如历史形成的悠久传统能否向现代化转换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二重性、正负面作用如何分疏的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独具卓识的创造性诠释,被海内外学界誉为“创新的传统主义者”,“献身于民主的斗士”,“敢于向权势挑战的人文自由主义者”。先生以武人之身能得以跻身于学术之林,而又有如许浩繁建树,不能不令人慨叹先生旧学渊源深厚,又令人有尽毕生之功方能穷经皓首之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