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从“二重证据法”说开去(3)

施利曼的发现轰动了欧洲的学界和公众,家庭中、马路上、驿车里、火车上、餐馆里都在谈论特洛伊,有的赞赏,有的怀疑,有的反对,像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都参加了争论。大多数学者不相信这座用小石头和泥土筑成的城就是九年久攻不下的雄伟坚固的特洛伊城;而发现的古物,也比荷马所描述的粗糙:兵器是铜制,而荷马史诗里除青铜外还有铁制兵器。后来大家认识一致了,施利曼发现的不是真正的特洛伊城。施利曼也承认了这一点,但他仍坚信真正的特洛伊城还是在那土丘下面,1882年又回到那里继续挖掘。1892年他死后继续发掘才证明第六座城是真正的特洛伊城。施利曼当年认定的特洛伊城其实比真正的特洛伊还要早一千年。施利曼那种大面积开沟,一掘到底大量弃土的粗糙方法,不仅损毁丢失了大量文物,而且忽视了更上层面的考察,使他与梦寐以求的特洛伊城失之交臂,但却使他发掘出了比荷马时期更早一千年的文化。施利曼笃信荷马所述为真实的历史,促使他依据荷马的叙述去发掘和依据发掘所得去证实荷马的叙述,这里,我们看到文献(传说)与实物的结合。施利曼的成功在于此,而他的缺点与失误也在于此。他虽然把荷马史诗中关于神的记述排除在外,只信关于人的记述,但他还是太过信书了,把荷马的记述与考古的发现作一种固执的比附。而对于考古发现,他太执著于寻找荷马的特洛伊城了,以致缺乏根据地去急于用发掘所得去印证荷马时期的历史,在思路和方法上都出现了问题。施利曼的这些问题,与前述苏轼、杜牧诗词的情况颇有类似之处。其实,施利曼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他的发现不仅在于证实荷马史诗的记述,而是发现了远在荷马之前的一种古文化,第一次使人们注意到去研究欧洲文明的源头,虽然施利曼的发现是在亚洲的土地上。
    施利曼特洛伊城的考古喜剧又以不同的脚本再演了一次,这次是在希腊的迈锡尼。1876年,施利曼想到土耳其继续发掘特洛伊城,但由于他违反与土耳其政府的协定,把前次发现的“普里阿摩斯宝藏”⑦ 偷运出去,土耳其政府制止他再度发掘。于是他在荷马史诗和传说的魔力下,转而去希腊寻找特洛伊战争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绵农的坟墓。
    在传说中,阿加绵农从特洛伊胜利归来,回到他的国家(其实是一个酋邦)迈锡尼,他的妻子克吕涅斯特拉和她的情人埃癸斯托斯共谋把他杀了。公元2世纪希腊人帕夫萨尼亚斯的《希腊指南》上载迈锡尼有一座狮子门(今天还在),那里有阿加绵农的坟墓和宝藏。以前也有人想从这里发掘取宝,但不得其门而入。施利曼先是在狮子门内发现一处圆形的石坛和比这坛略高的地方的一圈石板,施利曼自信已经找到阿加绵农和希腊英雄们的聚会商议攻打特洛伊城的会所。这些石板最低的也有3尺,最高的则达5尺,荷马的英雄们只有都是巨人才能围坐在这里。其实这更可能是祭地。施利曼认为,依照当时的“习惯”,死者就葬在下面,这倒不错。再掘下去,果然发现好几座大坟,坟中出土有许多精美的金、银、铜、象牙的面具、手杖、指环、宝剑、酒杯等,施利曼惊喜地宣布,这就是阿加绵农和他被杀同伴的墓。施利曼在迈锡尼的发现,同样轰动了欧洲,也同样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学者们认为坟中器物并不属于同一时代,死者人数与男女性别,也和帕夫萨尼亚斯所记不同;至于葬式的纷乱,则是由于被杀后匆促下葬,以及坟顶坍陷所造成。这样,人们开始由惊羡转为讥笑施利曼的幻想与对于荷马的过度热心、轻信。然而人们又渐渐看到施利曼发现的真实价值,是否真是阿加绵农的墓虽然是有趣味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荷马所述的那个英雄时代的希腊,证明那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历史,从而把古希腊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奥林匹亚赛会上推了五百年。有了特洛伊城的发掘,迈锡尼的发掘,以及后来20世纪初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对爱琴文化的宫殿城市的发掘(那里同样有希腊英雄提秀斯进入克诺孛斯王的迷宫,杀死人头牛身的怪物民诺托,救出美女美狄亚的传说),终于找到了欧洲文明的源头,把欧洲的文明史提到3500年以前,几乎与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鼎足而三。这是施利曼没有想到的。
    人们既有的知识(有些不那么准确,或有疑义)引导人们去发掘未知遗物,探索新的未知领域,居然大有成就,而这种成就反转过来又否定了或部分地否定了人们既有的知识,却又开辟了新的境界,或者得出全新的东西,这在认识史或科学史上并不少见。像天文学史上的第谷、刻卜勒和牛顿,物理学史上的居里夫妇的发现镭,哥伦布西航目标是印度,但却发现了美洲而又不自知,等等。正打歪着、歪打正着等等情况比比皆是。那么,从学术的角度历史地看,我们对前面那些诗人的诗词中所反映的历史认识缺陷,也许需要抱一种更为宽容、更为积极的甚至是赞赏的态度。
    
    实物与文献的结合,如上所述,还有一个与调查即与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的东西的结合的方面。除了观察与调查之外,还可以考虑模拟或实验古人的活动,也许可以把它当成历史认识在文献、实物、调查之外的第四个方面,类似自然科学上的实验。历史不可能复制重演,但对某些方面的某种模拟还是可以的,而且对于了解历史真相很有帮助。原始石器的打制,原始陶器的制作,都可以模仿出来。用南美古印第安人一样的工具技术,伐树挖心做成独木舟,可以了解当时的生产效率;模仿古埃及的工具材料、技术、方法在现代人尸体上制作木乃伊;用相当于当时的工具、材料及技术(如不用当时没有的轮子及滑车,仅利用当时已知的斜面滚轴和杠杆的原理),采石运石树石,以了解方尖碑、金字塔,以及英国的大石圈这些巨型石构是如何建造起来的,等等,都是以实验模拟古人的活动。这里我们再举一个挪威学者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的模拟古人的航海活动的例子⑧。
    在东南太平洋一座孤立的小岛--复活节岛上,充满了种种神秘的东西和气氛,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百尊矗立着的几米至十几米高的大石像。它们的脸型完全不同于现在岛上的居民⑨,现时岛上的居民也完全不晓得它们从何而来,何人所雕树,为什么雕建。
    从1722年复活节岛被荷兰航海家发现时起,人们就纷起企图破解复活节岛之谜。复活节岛的居民和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它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众说纷纭,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外星人和与亚特兰蒂斯(大西洲)相似的《太平洲》学说(好像除作者外,几乎没有什么严肃的学者相信)。岛民的一个传说是有一群由白色神王康谷率领的白皮肤、红头发、蓝灰眼睛、鹰钩鼻子的人,最早从东方太阳火烧的大陆渡过辽阔的太平洋,来到岛上。这群人很久以前就消失了,让位给后来的居民,现在岛上混血的居民中还有一些白肤红发的人。这些最早的居民应当是来自南美洲的秘鲁。现在岛上的建筑格局、宗教仪式、神话传说、语言等方面,还可以看出和秘鲁古印第安文化相似的痕迹。而秘鲁的印第安传说中,太阳神叫康提吉,他率领一群白皮肤长胡子的人从北方来到印加,教导当地印加人耕种、建筑和礼仪风俗。后来跟一批印加人打了起来,遭到屠杀。康提吉带了一批属下逃到太平洋岸,航海而去,不知所终。
    然而,复活节岛与南美洲大陆相隔4000浬,其间没有陆地,在古代,只有石制工具的南美洲人怎能航行到复活节岛去呢?海尔达尔认为:利用一股从南美洲向西去的洋流,乘古代印第安人的大木筏是可以漂流过去的。他做了一个试验,完全按照印第安人的做法,砍下安第斯山林产的高大质轻的筏木,用绳索捆绑起来,制成了一具15米长的有一个橹和一个帆的大木筏,带上食物和淡水,唯一的现代化的设备是一台无线电收音机,和四个同伴从秘鲁出海,顺西去的洋流漂流了101天,航程4300浬。在1947年4月到了复活节岛北面的土莫阿土群岛。此后又有人几次做过类似的试验。1960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学者们终于有了共识,-玻利尼西亚文明的一个源头来自南美。这对解答复活节岛之谜大有帮助,虽然它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复活节岛文明的一个源头来自南美那些“白人”。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是一万年至二万年前从亚洲大陆经过最北方的白令地峡来的亚洲黄种人。他们的文化传承的线索还不清楚。中南美洲的玛雅、阿兹泰克、印加等古文明发展程度远比北美从事渔猎的印第安人高。似乎不是从原来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印第安人那里来的。传说中,这些东西是从海外来的又被印第安人打败走了的长胡子的“白人”留下或教给印第安人的。其中有一支就败走到了复活节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