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英国视角下的英日一战海军合作(4)


    四、英国争取日本赴欧参战:地中海护航
    1916年5月31日,英德爆发了日德兰海战。英国虽然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继续将德国公海舰队封锁在基尔港内,但并没有彻底消灭对手,德国海军对英国仍然保持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英国对日本参战的态度从战争初期的怀疑和限制,逐渐转变为积极寻求日本为战争做出更大贡献甚至是强烈要求日本赴欧洲参战。1916年底至1917年初,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英国要求日本向欧洲战场和南大西洋水域提供海军援助。1916年12月,英国内阁同意向日本购买6艘商船,总计7.75万吨。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杰利科甚至建议英国向日本购买两艘战列巡洋舰。不过,日本政府拒绝向英国出售战列舰或派遣主力舰加入到英国大舰队以对德作战。(36)日本这种一直拒绝派主力舰赴欧参战的立场逐渐引发了英方的不满。1916年底,杰利科批评日本为战争做出的贡献还远未令人满意,并指责日本除了出售军火外并未对协约国取得战争的胜利全力以赴。(37)
    1917年2月,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的海上交通线面临的压力空前加大。当月,英国商船损失为25.6万吨,到4月就激增到51.3万吨。(38)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更加迫切需要日本投入更多的护航兵力,甚至出兵地中海和大西洋,而日本提出的条件则是英国承认日本获得中国山东的权利并合法占有在战争中夺取的原德国在南太平洋的领地。1917年2月,日本虽再次坚决拒绝派主力舰前往欧洲参战,但同意将护航范围扩大到荷属东印度群岛、苏禄海和南中国海,印度洋上的护航区域向南延伸至好望角,并增加从澳大利亚东海岸到新西兰的护航兵力。为此,日本总计投入11艘巡洋舰、3个中队的驱逐舰和一支“特务舰队”(special duty flotilla)。如此一来,日本海军实际上成为印度洋地区护航的主力,而且其巡逻范围覆盖了印度洋大部分地区,甚至抵近印度和锡兰这两个英国殖民地。(39)日本此举也有助于英国将大部分印度洋上的护航舰艇调派到地中海和欧洲战场作战。
    1917年1月,应英国要求,日本正式组成了3个特遣舰队,在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经印度洋和地中海到英国本土的航线上保护协约国商船,以挽救在德国潜艇打击下岌岌可危的英国海上交通线。第一特遣舰队负责非洲南部和印度洋海域,配合英国海军开普敦分舰队搜捕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袭击舰;第二特遣舰队负责地中海航线,主要进行护航;第三特遣舰队负责澳大利亚、新西兰所在的南太平洋航线。其中,日本第二特遣舰队负责的地中海战区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欧洲西线战场的战局,组织地中海护航成为日本海军赴欧参战的主要形式。
    日本第二特遣舰队以马耳他为基地,主要保护由法国马赛、意大利塔兰托至马耳他和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海上交通线。1917年3月11日,佐藤皋藏少将率领由旗舰“明石”号防护巡洋舰和两个驱逐舰中队组成的第二特遣舰队从新加坡启航,4月13日抵达马耳他。这支舰队共由1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此后日本又增派了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赴地中海护航。尽管赴地中海护航的日本舰队并不听命于任何一个西方大国海军,但它仍然被指派主要同英国进行合作,并提供后者所需的各种帮助。(40)实际上,在地中海的12艘日本驱逐舰都接受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考尔索普中将的指挥。(41)
    在日本第二特遣舰队抵达之前,地中海的形势对协约国相当不利。仅在1917年4月一个月内,协约国在地中海的船只损失就达到21.8万吨,占到协约国在整个一战期间船只损失总量的7%。地中海交通线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英法一度考虑停止通过地中海从海外殖民地向欧洲战场运送援兵,改为绕道遥远的好望角。因此,日本护航舰队的到来对于刚刚经历了阿拉斯、亚眠和香槟血战,急需大量补充兵力的英法来说意义重大。(42)日本舰队卓有成效的护航行动得到了英法等国的高度称赞。在地中海战场,日本海军的出勤率达到惊人的72%,英国海军是60%,希腊和法国海军则只有45%。英国海军甚至将旗下的两艘驱逐舰转交给日本水兵驾驶。从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战争结束,日本第二特遣舰队单独执行了350次护航任务,共护送军舰和运输船达787艘次,护送人员共计75万人。(43)日本的地中海护航行动有效遏制了德奥潜艇在地中海的活动,使协约国商船队的损失大大降低,并巩固了协约国从远东、近东向欧洲战场增兵的地中海航线。(44)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