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处理史学研究日益强化的主观倾向与把握好方志编纂“客观性”原则的关系。 从古希腊史学时代开始,西方史学就确立了追求信史的求真意识,这一基本的学术规范贯穿了西方史学发展始终。然而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后,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来认识‘历史事实’,否定任何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逐渐取代实证主义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在西方史学发展史上日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20世纪30年代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卡尔·贝克就认为:“‘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历史可因历史学家的主观好恶而任意加以改变。”(31)近年来,在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论断的影响下,“现代史学理论经历了从客观主义向相对主义的转换,而晚近的史学则渐呈虚无主义的症候。”(32) 当然,这一趋势最初是建立在对兰克学派力主超然的、不偏不倚的“客观主义”的批评基础上,而且也切中时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后来在相当程度上又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例如,传统史学多以史料考证为基础,以实证主义为指导。而新史学则强调研究者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对客观历史进行“解构”与“重塑”,从而与传统史学大相径庭。它认为,以往“‘剪刀加浆糊’式的编撰,并不能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因为“历史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存在一个可以观察和规定的对象,它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过去历史已经不能作为对象,也就不能感知和经验,更不能作为对象加以规定了。”“难道史学和历史研究也需要梦想和发明吗?答案是肯定的。”(33)我们“所提出的不是一种让史料自己说话,而是由历史学家提出问题的历史。”我们“不仅需要收集史料(并非史实),而且需要创造史料”。(34) 这种倾向的缺陷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有学者批评的那样:“新史学之后出现的后现代史学。解构了探讨长时段规则研究或‘宏大叙事’的合法性,将主观性推到更加极端的位置,甚至连事实判断的客观性都予以否定。”(35)“这样,他们既否定了历史事实上的客观存在,也否定了史学的客观性。”(36) 就方志编纂和方志学研究而言,无论西方史学界光怪陆离的变化对我国如何影响,有一点不能动摇:“‘求真’是史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而且20世纪“最需要我们记取的教训是:史学的最高品格是实事求是,忠于历史事实”。(37)史学研究尚且如此,作为历史研究基础和“资料性文献”定位的地方志更应坚守。 3、如何处理史学研究的“碎片化”现象和把握好方志编纂“系统性”原则的关系。 “碎片化”无疑是当今史学界的一大时尚。由英国学者波普尔等所倡导的“碎片化”,是指“新史学在研究内容方面打破了老史学的局限之后出现的过度专业化和分散化,所研究的课题越来越细小分散,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乃至整个史学呈现出无形无序的状态”。(38) 应该指出,“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当然离不开精细的考据和细微的具体研究。”而且方志编纂和史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都应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因此它“在某些领域不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还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目前“有学者则认为碎化得还不够,中国史学要与世界接轨,就应当进一步碎化”。但也正因为它过度关注“个别时间”而非传统研究中的“地理时间”和“社会时间”,因而“碎片化不应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因为碎片化没有完整地反映出历史学的功能”。(39) 防止过度“碎片化”倾向对方志编纂实践和方志学研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于:方志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必须遵循客观原则,必须注重客观史料。但信守客观原则不等于支离破碎甚至以“碎片化”方式处理史料。因为,系统、完整同样是方志编纂必须遵循的又一原则。如果认为方志编纂也可随心所欲,凭编纂者的主观偏好便可对某些细节任意“碎片化”并随意升格,而对难度较大的门类却随意合并、降格甚至舍弃不编,显然会影响全志的科学结构,进而影响志书的系统性和总体水平。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近年来西方史学对我国史学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但地方志毕竟不同于史学研究(何况史学研究本身也有如何辩证借鉴和科学发展的问题)。从地方志的性质、本质特征和长期积累的志书编纂实践经验看,在适度借鉴的同时,还必须妥善处理好上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 注释: ①国务院第467号令,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工作文献选编》第3页,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 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地方志工作文献选编》第106页,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 ③李瑜:《康熙畿辅通志叙》,于成龙、郭棻纂修,康熙二十二年刻本(复印件),藏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 ④仓修良:《论章学诚的方志学》,中国地方志协会编《中国地方史志论丛》第330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⑤见《辞海》(缩印本)第174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⑥胡乔木:《在第一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工作文献选编》第119页,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 ⑦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