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提出新要求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21 中国民族报 王冬丽 参加讨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影响到社会主义工作的全局,党和国家发展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而展开。对于民族工作而言,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一步凸显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迫切性 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范畴是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在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民族地区的城市和乡村牧区之间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数据显示,民族地区发展增速快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GDP增速排名前四的贵州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均属于西部地区。其中,贵州、西藏仍保有两位数的增速。从2017年人均GDP来看,澳门、香港、台湾分别为47.5万元、30.1万元和14.6万元,大陆前三名分别为北京12.9万元、上海12.5万元和天津11.9万元,人均GDP最低的三个省分别是甘肃2.9万元、云南3.5万元和贵州3.8万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的发言中指出,从人均GDP最高的5个省份与最低的5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之比以及地区间加权变异系数看,我国区域间差距自2006年以后逐步缩小,但近两三年出现再度扩大的势头。据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2018年6月用大数据统计出的数据显示:全国120个自治县(旗)中,贫困县有72个,占比高达60%。据中经网统计,2010年至2016年,120个自治县(旗)中,经济增长最缓慢的十个贫困县GDP年均增速均不超过10%。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有11个分布在民族地区。 在592个国家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263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占44.4%;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3万个贫困村中,民族自治地方的村有13158个,占43.9%。综上可以看出,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峻,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缩小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民族地区有着更为突出与典型的表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于消除民族地区的相对落后与贫困,使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和精准脱贫有多重意义:它关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关乎民族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又关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扶贫攻坚任务重、困难多,且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所剩时日有限。时间紧、任务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民族地区推进精准扶贫更为迫切。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把握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生产力发展水相对较低的中国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追求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先富带后富到共建共享;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体现在对民主、法治、公正、正义、安全、环境等维度的需求上。这种转变是历史性的变化,也是新时代人民需求的新体现。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提出了新要求和高要求。目前,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主要是针对物质上匮乏的对象而展开的,工作途径也主要以产业扶持、技术扶持、就业帮扶、最低生活保障等提高物质收入的方式为主,工作成效最主要的衡量工具也是居民收支等一些能够具体体现获得感的经济指标。在这一过程中,民众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精神生活的健康状况、政治生活的参与度、对社会的体验与观感等还没有被列为衡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硬指标”。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对温饱这种生理意义上的需求是最基本的、位于第一层次的需求。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解决脱贫问题。但是,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的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等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跃升。先重物质后重精神的发展思路应该在新时代有所调整和改善。在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中,应该推动物质脱贫与体现存在感、安全感、幸福感的社会文化事业建设齐头推进,使之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改善民生、教育、医疗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建设公平、法治、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有了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伟大成就,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毕其功于一役”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有实现途径与实现基础的。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衡量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提出了新指标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民族地区集“六区”为一身的特征,这是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家底”。民族地区是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屏障区。2011年出台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但其生态环境对于全国而言又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民族地区又与贫困地区有着高度的重合性。长期以来,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逻辑下开展的经济开发与外部资本的逐利性开发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不小的压力,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了发展要由以往强调物质文明建设转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建设齐头并进,这为衡量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提供了新指标。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成效既要看经济发展指标,更要看与生态环境关联的指标。在精准扶贫模式下,必须摒弃“先污染,后治理”以及“边污染,边治理”的传统发展思路。当前,科学发展、技术更新换代与制度创新为发展思路的更新换代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要注重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而言,“绿水青山”也应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衡量指标。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组成部分,要放在社会发展的总体与大局中来把握。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回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是做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必须牢记的关键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