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以来,运河研究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大运河申遗成功前后,各界又对中国大运河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运河学的学科框架初步形成。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为首的运河研究单位和研究者,多次召开会议,就运河学的理论方法、知识体系展开热烈讨论。中国社会科学报特刊发八位专家学者的见解,并期翼以此为契机,引发学界对运河学的关注和讨论,进一步推动运河学的发展。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20世纪3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运河研究已经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申遗的准备,各研究机构开始对中国大运河作了全面调查,逐渐形成了运河学。运河申遗成功后,关于运河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今后需要做好以下事情:一、从学术层面讲。1.大运河沿线城镇规制问题。以往多介绍运河对城市或城镇商业的发展或促进作用,而实际上运河与所经过城市的规划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运河穿城而过、绕城而过、从侧面经过等关系的不同,导致城市的规制也差异很大。2.做好大运河沿线的区域研究。以往研究多关注“点”,但同时应该做好点与区域社会相结合方面的探讨,如人口的移动对城市的影响,城镇与周围农村的关系等。3.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研究。隋唐大运河及元明清三朝的京杭大运河,在南北物资交流方面的作用很大。京杭运河的贯通到底对文化的交流影响有多大,或者有什么样的限制性,都值得研究。4.水利工程管理上的研究。过去学界对技术研究较多,管理研究较少。相比黄河工程而言,运河的治理技术则复杂得多,如各种闸坝的设置完全由人控制,汛情、过船都通过人力传递消息。运河的管理是一整套完整的系统,值得研究。二、从当今大运河管理、保护与开发层面讲。申遗成功后,要保护好运河遗址,还要科学开发,因此需要规范与监督。运河旅游开发需要民众的参与,要做专门系统的规划与研究。同时,运河文化要通俗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不能是戏说,不能歪曲,因此运河研究者要重视通俗性读物的书写,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 李孝聪(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运河,自春秋吴、楚开凿之始,迄至今日,始终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运河与长城,都是中华民族伟力的象征,孕育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中国有些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由于海内外研究者众多,而被赋予了“某某学”的称谓,如:汉学、敦煌学、徽学、藏学等。那么对运河的研究,是否也可以赋予“运河学”之称呢? 运河,非中国所独有,世界各国都有开凿,有些古运河还在使用,而且国外也有专门研究运河的学问。西文构词对某一门学科的认定往往加logy后缀,譬如:Geology 地质学、Sinology 汉学;宽泛一些则不用“××学”,而是“××研究”。能否成为一门学科,需要完善5个层面:(1)概念(2)内涵(3)理论(4)方法(5)学科史。若能够建立“运河学”,需要上述知识体系的储备。 我与运河研究结缘,始于1984年参加中国唐史学会组织的“唐宋古运河考察”,用44天从宁波考察至河南洛河入黄河口。此后,曾结合运河考察写过数篇与运河研究相关的论文。建立“运河学”,以我对运河研究的认识,以下内容更值得关注:(一)中外运河比较研究;(二)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多元一体性;(三)运河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四)域外人士对中国运河的印象与意象;(五)运河学的数字化建设。 作为一门学科,应当能够与国外相关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就像“敦煌学”,由于中外学者的广泛参与,关注共同的问题、探讨同一文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运河学”今后也必然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陈力(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运河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非常重要。要明确运河学的本体和外延。运河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开展研究应该循序渐进,围绕中心,逐步扩展。如漕运是运河学延伸出来的内容。明代为何维持成本很高的漕运,而不用成本更低的海运,首先明代海盗盛行,有很多外部因素制约;其次,关键在于漕运只是政府成本的一部分,实际上关乎着国家能否正常运行的问题。运河除了漕运,还可以跑民船、灌溉、疏解河患等。因此应该以运河为主体,同时重视外延的研究。运河学要与社会服务结合在一起。运河是非常受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政府比学术界更加重视,如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恢复通航、文化旅游等。运河学作为一个整体,做运河纯学术研究固然重要,但不能与现实脱节。应当通过研究、数据分析等给政府提供咨询性意见,予以完善与论证。 运河学资料建设与研究队伍建设。研究最基础的是文献,尤其要搜集档案资料、日记、信札、碑刻、考古资料等,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服务。同时,还要重视对元数据的整理与编纂,采用国际数据标准,能够被百度等检索到,使其更具开放性与规范性。要重视免费资料的使用,如国家图书馆将全部馆藏地方志、家谱文献等数据化,网上提供免费服务,其中涉及运河的很多。运河学研究院应设有一两名专业的、对学科熟悉、对技术信息比较熟的资料专家,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开凿运河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都有发生,不仅历史上有过,现在仍在继续。运河是人类征服自然、服务自身的行为,涉及国家与社会、自然与人文、交通流动与聚落生活,构成复杂的系统,可以形成专门的学问,不妨称之为“运河学”。概括说来,运河学是研究运河开凿、利用、管理、影响以及保护的学问,包括水利、交通、工程、区域、财经、政治、民俗以及生态诸方面,研究方法涉及多种学科。就中国运河学研究而言,由于开挖运河的历史久远,且是国家行为,研究运河首先是历史学的内容,应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科技史、历史地理等领域,运河对于自然生态、交通与物流的影响甚大,运河研究也包括了区域史、市镇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内容。 以我研究明清史涉及运河的有限知识,感到运河学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尤其在于紧系国计民生,影响地方社会。明清两朝首都主要在北京,为了居住于京师宫廷、百官的食用,每年需从产粮的南方地区运粮三四百万石到北京,漕粮事关赋税财政,因其重要,谓之漕政。漕运也带来商品的流通,反映出南北物流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漕运形成了运军水手群体,特殊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网络,他们的信仰、救济问题使得教门、会党扩大信众并传播。小说、戏曲等文艺活动也借助运河得以流传。特别是漕运加上卫所等因素,运河沿线城市得以产生与发展,如北京、天津、苏州、杭州等城市的繁荣与漕运不无关系,兴起的市镇就更多了。运河沿线还有着自己的民俗文化,珍珠般闪耀在我国东部地区。 李泉(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运河学是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这里的“学”不应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学科”,而是指一个学科方向、一门学问。一门学问能否成立,关键要看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研究范畴、基本概念是否具有丰厚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就其内涵而言,运河学研究约略包括如下方面:运河河道变迁与区域水文、生态环境变化关系;运河工程如水闸(船闸、斗门)、堰坝、堤防、纤道、桥梁、渡口、码头、引河、减河、月河等等;运河工程及航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及措施、方法;漕运及其对运河交通及沿线城镇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运河城镇的规制、兴衰、功能、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乡关系等等;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商人商帮、商品流通、商业会馆、手工业部门、服务业发展等;运河引起的区域农业水环境、生产结构、土壤性质变化及区域性水旱蝗灾害; 运河在中国交通史上的地位及历代交通状况;区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风俗、民间信仰、社会流动等;运河文化遗产及保护。运河学的外延也十分清楚,不会与其他学问混同。二是看相关资料能否支撑这门学问。运河学的研究资料极其丰富,仅明清两代就有专门著作上百种,各种史书方志中的材料汗牛充栋,历史档案、政书类书、文集笔记、民间文献(碑刻、族谱、契约文书、民谣传说、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作品)、图画影像中都有相关材料。这些材料,中国有,外国也有。种类繁多,数量宏大,为运河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