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吴越春秋》的史学思想(5)

价值评价法。所谓价值评价就是对历史事物予以是非善恶的判断。可以说,价值评价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诉求。因为《吴越春秋》是借助于纪事来表明自己的观念,所以其价值评价没有像“太史公曰”似的直接表白。大致上,《吴越春秋》的价值评价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借助于“他者”的述说。卷五子贡对勾践评价吴王夫差、伍子胥和太宰嚭:“夫吴王为人,贪功名而不知利害”;“为数战伐,士卒不恩,大臣内引,谗人益众。夫子胥为人精诚,中廉外明而知时,不以身死隐君之过,正言以忠君,直行以为国,其身死而不听;太宰嚭为人智而愚,强而弱,巧言利辞以内其身,善为诡诈以事其君,知其前而不知其后,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伤君之佞臣也”。子贡如此坦诚的话语,不仅是感动其时的勾践,即使今天的读者也为之动容。二是借助于历史人物的自省来判断之前的言行。卷五伍子胥被夫差赐死,说被离:“前王听从吾计,破楚见凌之雠。欲报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恐祸及汝。”说夫差:“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于我。我徒有功于吴,今乃忘我定国之恩,凡赐死我,岂不谬哉!”三是借助于叙事表明对历史的评价。卷一追溯吴国远古历史,说其祖季历“修先王之业,守仁义之道”。卷十勾践灭吴范蠡退隐之后,“自是之后,计倪佯狂,大夫曳庸、扶同、皋如之徒,日益疏远,不亲于朝”。文种虽然一再表明忠心,仍然不免被赐死,应验了夫差的“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亡”的警告。显然,无论是“他者”、自省或叙事,《吴越春秋》始终本着“寓叙事于论断”的宗旨,曲折隐晦然而又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史学观点。
    三、神话传说话语中的民间史学性质
    《吴越春秋》里面收录了很多的神话传说,搂挹而出,大致有如表1所列。
    这些神话传说,固然体现了《吴越春秋》的文学价值,增添了可读性,但是以今天科学理念看来,可以说又降低了它的史学价值,因为那些神话传说无疑是荒诞的,查无实据的。但也因此表明了《吴越春秋》的民间史学特质。因为神话传说增强了历史发展的神秘性,体现了民间文化中天命神意的观念,似乎历史发展冥冥之中有着因果报应的宿命倾向。
    如前所述,关于《吴越春秋》的思想旨趣学者们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复仇报恩和侠义精神。还有的学者指出,除了“宣扬复仇主义”之外,《吴越春秋》的主题还在于“对历史进行反思”、“崇尚侠义精神”和“突出江南情怀”[12]。在这里,普遍的历史反思即历史经验的借鉴,正是民间知识和智慧的反映,而侠义精神又被认为是“与儒家伦理根本对立的一种道德观念体系”,是“身处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的“一种朴素的精神武器和反抗的方式”,“侠义精神是中国平民独有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13](P76-77、69)。置放在东汉中期的背景下,“突出江南情怀”更可谓是其时民间文化的反映。
    从本传可知,赵晔一生所担任东汉政府的官职,最高不过“县吏”,而且时间很短,嗣后大半生都在研读《诗经》。由此,就其生活阅历而言,赵晔应属于民间知识分子;而就其思想倾向而言,则应属于儒家。可见,《吴越春秋》作为史学论著,属于民间知识范畴。考究其因,则可说是经过两汉之际儒学普遍发展、深入民间的产物。作为专门的叙事性史学论著,与《潜夫论》和《论衡》相比,《吴越春秋》的时代性、政治性和学术性似乎要稍逊一筹;但作为史学编纂的体裁,却是史学论的论著《潜夫论》和《论衡》所不能比拟的。
    原文参考文献:
    [1]叶建华.浙江史学探源--论越绝书、吴越春秋的文化意义[J].浙江学刊,1989,(1).
    [2]乔云峰.论吴越春秋的史学价值[J].怀化学院学报,2007,(2).
    [3]陈中凡.论吴越春秋为汉晋间说部及其在艺术上的成就[J].文学遗产(增刊),1959,(7).
    [4]梁宗华.一部值得重视的汉代历史小说--吴越春秋文学价值初探[J].浙江学刊,1989,(5).
    [5]黄仁生.吴越春秋作为首部历史小说的思想成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
    [6]罗俊华.吴越春秋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吕华亮.吴越春秋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刘晓臻.吴越春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商光峰.吴越春秋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王鹏.吴越春秋与东汉经学[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梁琦.伉侠与风流:论吴越春秋的文化张力[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樊祥恩.《吴越春秋》的四大主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13]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