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Eno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1990年所出版的《儒者之创天论》(见5.5)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他在《商人宗教信仰中的“帝”是否真为一至上之神?》一文的开头指出,把殷墟卜辞中的“帝”字解释成商王朝宗教中最有权威的至上之神早已被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视为理所当然的事。Eno承认,对于晚于西周立国百年后的文献来说,这种解释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他亦指出甲骨文中有相当多的证据显示卜辞中“帝”的未必指至上之神。“帝”实际上可有三种含义:一、为一团体性的称谓;二、为一含有指代意味的词,泛指商人所信奉的诸神之一,但却不明言其名;三、为一尊敬的称谓,特指商王的父考。据卜辞用例和帝之假借字的用法,Eno氏就考证了帝字的本义盖为“父考”,字形或像祭祖之坛,或像先祖之偶像。他最后推论,假如至上神的概念非商时已有,则很可能起源于以天为中心的原始周族的宗教,或有可能是随着周克商后周族宗教的普及化才演变出来的。 Victor Mair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近年来开始对中国文化交流非常有兴趣。他在《古代中国》第15辑上发表的论文,是从1980年在周原发现的两个蚌雕的具有高加索人特征的小型头像上所得的启发,对西周早期东西方接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出土的两个人头像之一在头顶部刻有一甲骨字形“”,即今之“巫”字,意思为掌管宗教仪式的人。 William Savage是密西根大学博士,他的《典范、形象与孔子的君子》是他博士论文的总结。他指出在《论语》里,典籍化了的“君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孔子之前有很多形成这一理想化了的君子因素已经出现了。文章里列举一些见于西周金文、《诗经》和《尚书》中的这种形象。关于典范人物所行所为和典范人物之效仿,Savage特别论及文王的形象及其“德”,并作出结论说这些原来仅用来溢美王室和贵族之尽善尽美的颂谀之辞逐渐扩大其使用范围,继而演变成一种新的人类价值定义而且可以施用于一切人。 Barry Blakeley是美国Seton Hall大学教授,从事春秋史研究已有二十多年,最近特对楚国的历史地理问题提出了几篇文章,所著《从前701年的蒲骚之战看春秋早期楚都的地望》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主要讨论楚武王时代楚国核心地区究竟位于何处。Blakeley先指出在传统的舆地学中,居主尊地位的是所谓“南说”,也就是丹阳和郢都位于鄂西南的沿江地区。但近年来许多学者不断提出新见,有人认为丹阳应位于豫西南的丹水流域,有人则置丹阳于湖北中西部的南漳或宜城地区,并且还有人论证郢都也应位于宜城一带。无论对这个问题持有什么看法,都会援引楚武王时军事行动作为证据,而Blakeley的这个讨论的结论是,无论该时楚国的国都是在丹阳还是在郢,公元前701年楚师的出发地很可能在今南漳宜城一带。 巫鸿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最近十年以来对中国上古艺术史有许多重要贡献。3.8一文则重新考察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他认为不应该把此画作为一件单独艺术品或对照零散文献推断其内容,而揭示其与墓内葬具的关系、葬墓的结构和象征意义以及葬墓形成的礼仪过程。他还根据古代礼书来否定把此画看成是招魂升天工具的流行观念,认为此画实际是墓葬中心的“柩”之一部分。几层饰有保护死者和升仙题材的画棺围绕着柩,而棺又位于象征死者住宅的“椁”内。他认为帛画的含意和功能必须在这个建筑及礼仪的双重环境中加以考察推定,并进而提出马王堆帛画和整个墓葬并不反映对死后世界的系统完整的观念。此墓因而有别于以前或以后的墓葬,反映了中国早期宗教及美术的一个过渡时期。 4.论坛 除了单篇文章以外,《古代中国》偶而会刊登学术论坛,以一或两篇可论之处较多的文章当作讨论的对象,发表文章之前再请几位专家在同辑上发表意见。最近五年以来,《古代中国》曾两次登过这样的论坛,第一次是第14辑(1989年)上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讨论,第二次是第15辑(1990年)上关于天文资料与夏代年代问题的讨论。 第一次论坛是以裘锡圭的《关于殷墟卜辞是否问句的考察》和David Nivison(倪德卫)的“问‘问’”为讨论对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裘锡圭指出甲骨学者长期以来把殷墟卜辞的命辞(提出所要占卜的事情的话)一律看作问句,可是70年代以来,不少中国以外的甲骨学者提出了命辞都不是或基本上都不是问句的新看法。命辞究竟是不是问句,对甲骨学、古代占卜的研究以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裘氏考察了大量殷墟卜辞,认为目前能够确定是问句的命辞,主要是早期卜辞中那些带句末语气词“抑”和“执”的选择问句式命辞以及带“抑”的是非问句式命辞。被许多人看作反复问句的“V-不-V”(如“雨不雨”)和“V-不”式卜辞,实际上是由命辞和验辞或用辞组成的。目前能够确定不是问句的命辞主要是一部分复句式命辞,如“今者王勿比望乘伐下危,弗其受有祐”、“壬勿田,其雨”等,这些卜辞从语义上看不可能是问句。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倪德卫接著此文指出我们应该区别贞人的言语和在占卜之礼中的行为。他的行为不一定都是在求取消息,而即使他的确在求取消息,他的言语也不一定都在问话。 讨论裘锡圭和倪德卫两篇文章的一共有七名甲骨文专家,即南京大学的范毓周、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avid Keightley、台湾利氏学社的Jean Lefeuvre(雷焕章)神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学勤和王宇信以及芝加哥大学的Edward Shaughnessy。裘锡圭和倪德卫作了答复。于此无法综述讨论的细点,可是大致上范毓周和王宇信坚持甲骨文命辞都是问句的传统说法,西方学者都不以为然,而饶宗颐和李学勤站在两者之间,可是似乎基本上同意命辞不是问句的新说法。 80年代的美国商周史学上出现许多论文利用《竹书纪年》和天文学来构拟古代年代。从事这种研究工作的学者当中以倪德卫为最著名。《古代中国》第15辑乃以倪氏和Kevin D.Pang合写的《天文学证据与〈竹书纪年〉夏朝初期的年纪》作为论坛的讨论对象。 参加这次论坛有四位天文学史专家,即台湾清华大学的黄一农、纽约的John S.Major、Lehigh大学的David Pankenier以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张培俞。倪和Pang二氏又合写了一篇幅很长的答复。参与讨论者多不接受此文的结论,可是论坛参与者详细地讨论这种研究方法的长短,对历史学家所关心的上古年代学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