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现今的人们似乎很难理解上述那样的混淆、误读、曲解等等现象,但在当时却往往是司空见惯的,关键就在于那是中国经济学术新旧叠合、中西交融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国传统的“经世济民”之学,伴随西方经济学的传入而逐步完成其现代转型,1896年正是这两种形态交汇的转折点。转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之所以出现莫衷一是的经济学术公案,正是这一过程的真实体现。这也证明了西方经济学并非“传入”就等于“移植”成功,国人不仅需要接受、消化、反刍、吸收等,才能逐步完成从传统的“经世济民”之学到现代经济学的最终的“蜕变”;而且学术转型的过程并非可以独自完成,它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限于篇幅和本文主旨,无法再就此展开论述。 1896年作为中国经济史学现代转型的标志年份,这一年除了以上所述外还有许多相关情况出现。例如,比较集中的经济类系统出版物的面世,1896年“富强斋主人”编辑出版《西学富强丛书》(48册),收录了许多西方新学文献。再如,同年农学会编译出版《农学丛书》,共7集82册,其中也包括中文著作在内。比较有特点的国人著作,如黄皖的《致富纪实》,1896年刻本,是从技艺方式与耕作思想来论致富。这不仅是农学的新发展,而且可以弥补中国传统经济学术微观不足之欠缺。一般说来,我国的经济思想和理论重在宏观领域,而微观层面较为薄弱,中国经济史学新发展中的一个方面,就是微观层面的不断完善,或曰“深进”。 同时,我们知道学术“分科”是近现代的产物,而进入21世纪之后的学术发展趋势鲜明地呈现出“跨学科”的时代要求,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协力。笔者曾基于史实与逻辑的视域考察经济史学及其学理关联,[17]进而研究分析中国经济史学的演进与走向,阐释科研在“深进”的基础之上“打通”学科界域,这是中国经济史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路径。[18]这些前期工作奠定了本重大项目的科研基础,本文即是其中重要的典型案例之一。作为研究论文,已在写“结语”了,但本文提出的问题却远远没有结束,甚至只能说研究刚刚开始。相信后续的工作不仅能够修正以往一些成论,甚至可能颠覆已有的基本知识,在中国经济学术史这一经济史学的新领域,还有许许多多的研究有待来者。 注释: ①笔者曾历时多年系统考证相关问题,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中外学界的重视和肯定,代表作《“中国经济学”寻根》获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8)。该文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收入《叶坦文集——儒学与经济》,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3页。英文版Ye Tan,Etym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Economic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No.4,1999,pp.36-49;收入Cheng Lin,Terry Peach and Wang Fang(eds),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4,pp.166-180. ②笔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经济学术史”(00BJL033),相关成果陆续刊出。特别说明:“经济学术史”是以经济学术的发展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文献学、学术研究史以及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术团体的发展史等等,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学说史。可参考:叶坦:《中国经济学术史的重点考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冬明:《中国经济学术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学术动态》(北京)2005年第30期等。 ③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此集经编者修订、勘误并参考了京、沪、赣等地一些珍贵资料,较其他版本为佳。近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收张登德编:《陈炽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在《陈炽集》基础上考订修正、增补拾遗,此外编者还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均颇值参考。 ④《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是以朱益藩署检并题签的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本为蓝本,经编者修订、勘误并参校光绪丁酉年(1897年)孟夏桂垣书局重刊本和豫宁余氏重校本等整理修订而成,笔者采用的即是此本,并参核了《西政丛书》第15册所收陈炽:《续富国策》,光绪丁酉仲夏慎记书庄石印本等。 ⑤原文漏“分”字,笔者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补。 ⑥陈炽:《重译富国策》收入《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此版还将同文馆《富国策》目录附后,以备参考。笔者还参核了《时务报》、求是斋:《皇朝经世文编五集》以及张登德编:《陈炽卷》等中的相关内容,但没有采用上述文献中今人的句读。 参考文献: [1]Chen Huan-Chang,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Columbia University,Longmans Green & Co.,Agents,London:P.S.King & Son,1911. [2]叶坦.叶坦文集——儒学与经济[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237-258. [3](清)王茂荫,著,张新旭,等,校.王侍郎奏议:卷一[M].合肥:黄山书社,2015:2. [4]叶坦.徽州经济文化的世界走向——《资本论》中的王茂荫[J].学术界,2004(5):47-58. [5]叶坦.重写学术史与“话语体系”创新——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及其典型案例考察[J].经济学动态,2014(10):30-39. [6]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7. [7](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7注释. [8]叶坦.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C]//张卓元,主编.中国经济学成长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4-101. [9](清)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姜义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3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71. [10](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卷(光绪时期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1]张登德.《重译富国策》与《续富国策》出版先后问题析[J].安徽史学,2003(6):104-105. [12]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3](英)麦肯齐.泰西新史揽要[M].李提摩太,蔡尔康,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94、147-148. [14]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修订本):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288注释3. [15]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0-161长注. [16](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典藏版).文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5:75. [17]叶坦.经济史学及其学理关联——基于史实与逻辑的视域[J].经济学动态,2013(10):80-88. (本文原载于《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