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洪:试论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特征与政策取向(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36 中国民族报 杨明洪 参加讨论
解决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的政策取向 新时代民族地区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区域开发带动民族地区发展,以改革开放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着眼民生大事,把握阶段性特征,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旗帜鲜明反对分裂,逐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进一步认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民族工作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国内,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以及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日益深入,使得民族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进一步认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成为必然。当前,民族地区要加强民族工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对民族地区发展环境有着清醒认识:最大保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最大机遇是中央关心、全国支援,最大动力是改革开放,最大潜力是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大短板是发展不充分,最大干扰是分裂势力对发展环境的破坏。 2.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平衡发展方式 民族地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需要继续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平衡,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平衡发展,使其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相适应。一要以民生事业为重点,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通过加强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要补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短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引导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同时,要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三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民族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民族地区的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实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等,推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3.推动深度融入全国经济体系的发展模式 一要统筹解决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缩短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是民族地区深度融入全国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二要促进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经济社会体系。通过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让民族地区在体制机制上与全国大体一致,着眼于加快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消除不同民族地区之间治理方式上的差异性。三要在经济结构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民族地区提升发展质量成为当务之急。无论是民族地区自身发展,还是其他地区给予民族地区供给与支援,都必须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四要优先解决省际交界地区的协调发展。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部分区域集中在省际交界地区。统筹交界地区的协调发展,是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四要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采取措施推动、吸纳民族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争取更多发展机会统筹海陆疆与内地发展,建立边疆与内地发展平衡体系,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 4.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转轨 综合运用各种统筹手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能,是民族地区今后努力的方向。一要不遗余力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二要支持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在民族地区组建资源开发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将民族地区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切实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惠及当地的问题。三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参与经济发展全过程,增强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四要改革计划管理形式,进一步完善金融、财政、产业、国土等政策,形成“总体上与全国框架一致,体制衔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要支持能源资源类重大产业项目向民族地区优先布局,逐步提高民族地区加工、深加工产业的比例,推动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二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技术上多给予支持、多给予援助,制度上多给予建设、多给予规范,政策上多给予引导、多给予倾斜,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三要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许多民族地区地处大江大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要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战略基点出发,加大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四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使民族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6.强化政策支持与政策协调精细化 一要优化财政支持结构,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让民族地区群众分享更多国家改革发展的红利。二要对民族地区出台更多更实惠的优惠政策,补齐短板,精准地解决不同民族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三要改善中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采取“组团式”援助方式重点解决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问题。尤其需要重视在其他地区经济增幅放缓的情况下,如何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中西部协作顺畅,确保其他地区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不减反增。四要提升政策之间的匹配性。改进政策实施方式,促进政策实施精细化,及时促进现有政策之间相互匹配,充分发挥政策合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