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
http://www.newdu.com 2024/12/04 09:12:23 新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物简介 蒙田生于法国阿奎坦地区,是文艺复兴后期著名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怀疑论者。蒙田著有《蒙田意大利之旅》《随笔集》《热爱生命》等作品,尤其是《随笔录》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蒙田不仅是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也是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深受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生平介绍 蒙田 蒙田的母亲是西班牙人的后裔,父亲是法国波尔多附近的一个小贵族。当时的贵族不看重学问,以从戎为天职,所以蒙田常常说他不是学者;他喜欢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他不治学,只不过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他写的东西也不润色,不过是把脑袋里一时触发的想法记下来而已,纯属“闲话家常,抒写情怀”;我们从他的代表作《蒙田随笔全集》里完全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写作心态和风格,其实他当时万万没有想到,这正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审美情趣。 蒙田在37岁那年即继承了其父在乡下的领地,一头扎进那座圆塔三楼上的藏书室,过起隐居生活来了。 蒙田把自己的退隐看作是暮年的开始,是从所谓“死得其所之艺术”的哲理中得到启示的。其实他退隐的真正原因是逃避社会。他赞美自由、静谧与闲暇,向往优游恬适的生活。不过他的隐居生活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他除了埋头做学问而外,还积极从事写作,自1572年开始一直到1592年逝世,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陆续写出了《蒙田随笔全集》这部宏篇巨著,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蒙田的名声在十七世纪已远播海外,在英国,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响。在十七世纪上半叶那个古典主义时代,有人认为他那结构松散的散文不合人们的口味,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他又声名鹊起,著名作家、哲学家狄德罗欣赏蒙田的散文恰恰在于所谓的“无条理”,认为“这是自然的表现”。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似乎特别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层面,因此对于后代的各式各样的人都具有无穷无尽的吸引力,大概这就是包括蒙田在内的古代大师的秘密。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蒙田的经典名言 蒙田 人最难做的是始终如一,而最易做的是变幻无常。 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作自己的主人。 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是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蒙田创作的随笔集,于1580-1587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该作内容包罗万象,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体,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蒙田以智者的眼光,在作品中考察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反思探索人与人生,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批判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打破古典权威,充满了人性自由、科学知识的人文思想。 蒙田及《随笔集》受到许多文学家、思想家的推崇和喜爱,对包括培根、莎士比亚、帕斯卡尔、卢棱等在内的许多名家产生过重要影响。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对随笔体裁运用娴熟,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作者采用单线条的咏叹与勾勒,陈述自己对于自身个体、人类生活方式与现实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循序渐进地将读者引入一泓恬淡清澈的湖水之中。 人物评价 蒙田 爱默生:“剖开这些字,会有血流出来;那是有血管的活体。” 尼采:“世人对生活的热情,由于这样一个人的写作而大大提高了。” 孟德斯鸠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一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 伏尔泰在驳斥帕斯卡尔时大声赞美蒙田:“蒙田像他所做的那样朴实描述自己,这是多么可爱的设想!因为他描绘的是人性……” 卢梭对蒙田持保留看法,他不喜欢蒙田起伏多变的文笔。而百科全书派作家则把蒙田当自己人看待。 德利尔指出:“他善于像哲人那样讲话,像朋友那样谈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