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刘宝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创新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工作实际深度结合的四十年(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无论从现实角度看还是从历史角度看,无论从中国视野看还是从世界视野看,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深入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辟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境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总体上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个成绩是在不断开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境界的基础上取得的。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又是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上开辟的。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深入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或从不同角度、或在不同层面上,开辟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境界。
    一是开辟了认识和把握多民族基本国情的新境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认识和把握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始终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础性课题。对待“多民族”这个特点的态度又是关键所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多民族国情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其中有两项重大的标志性成果:一项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二大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贯穿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历史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在这样一次重要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放到事关国家命运的高度来认识,表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更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是一个历史性贡献。另一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的重大论断。这一重大论断,突破了以往多从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等角度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传统认知习惯的局限性,从而开辟了认识多民族国情的思想新境界。在世界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中,只有中国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世界众多的执政党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它表明,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我国民族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民族”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多民族”的正能量在不断增多。这一论断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好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二是开辟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境界。改革开放40年来,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和特点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的。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的表述,由原来的“平等、团结、互助”发展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谐”两个字,精准揭示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增加了“和谐”两个字,使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的表述更深刻、更准确、更科学,也使中国共产党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境界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和谐”不仅是考量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标准,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向。把“和谐”确定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并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最高目标,其重大意义还在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提高民族关系的和谐度,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也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三是开辟了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境界。第一,以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标志,开辟了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境界。如果说,“中华民族”一词的出现并被各民族共同接受,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那么,“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则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对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的重要体现。“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多元一体”内涵的阐述,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理论表明,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利益相关、命运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正确认识和把握“多元一体”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第二,以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伟大号召为标志,进一步开辟了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境界。这个伟大号召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的最大公约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共同任务和共同责任,各民族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为实现共同理想努力奋斗。这个伟大号召提出后,立即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并迅速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热情。这表明,以中国梦为引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了更高的自觉。第三,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要求为标志,又一次在新的更高的层面上开辟了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境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障,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民族工作,要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个总要求,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不断增强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要求,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目标任务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使命担当达到了新的自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