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亥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5:11:57 新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物简介 耶胡达·阿米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维尔茨堡,毕业于希伯来大学,是以色列著名诗人。阿米亥曾参与二战、以色列独立战争、赎罪日战争等战役;《现在及他日》、《此刻在风暴中》、《开·闭·开》等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帕马奇一代”代表人物,曾获得以色列奖等荣誉。阿米亥于2000年逝世,享年76岁。 人物经历 阿米亥 1924年5月3日,耶胡达·阿米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维尔茨堡,“耶胡达”是个典型的希伯来名字,乃“犹大”一名的现代拉丁拼法,但“阿米亥”不是他的本姓——他出生时有个德国姓氏:普佛伊费尔(Pfeuffer)。从儿童时代起,阿米亥便开始学希伯来文,后来上了宗教学校。 1935年,随家迁居巴勒斯坦;后入耶路撒冷中学。 1936年,他笃信正统宗教的商人父亲,才给全家择定了新的希伯来姓氏阿米亥,意思是“吾民生存”。进入青春反叛期的耶胡达·阿米亥,开始对正统的犹太教信仰产生拒斥,令其父母大为沮丧。 1942年,中学毕业后,耶胡达·阿米亥自愿加入了英军的犹太旅,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法西斯战于北非。 1946年,加入了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地下武装突击队帕马奇(Palmach),并参加了1948年的独立战争,在内盖夫沙漠地区与阿拉伯军队作战。战后在希伯来大学求学,开始在杂志发表诗。 1955年,阿米亥大学毕业,在耶路撒冷一中学内谋得教职。同年,在开始诗歌创作六年之后,他出版了自己的首本诗集《现在及他日》,是以色列文学史上第一代口语化的希伯来语诗歌。 1956年,由于苏伊士运河危机,阿以之间再度开战,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阿米亥又从军上前线。 1958年,阿米亥的第二部诗集《两种分离的希望》(Two Hopes Apart)出版,从此奠定了他在以色列诗坛和作为“帕马奇一代”(指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有从军经历的作家)代表人物的地位。 1962年,阿米亥发表了剧本《尼尼微之旅》,并陆续出版了数本小说。 1963年,出版诗集《诗1948-1962》,发表小说《非此时,非此地》,被视作以色列后现代文学的先驱。 1967年,出版诗集《耶路撒冷》。 1968年,出版诗集《此刻在风暴中》,受到评论界高度评价,大量被翻译成英文。 1971年,开始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做访问教授(直到1976年),发表第二部小说《野店》。 1973年10月,阿以战火再起(史称赎罪日战争),又回国从军;出版《耶路撒冷和我自己的诗》。 1977年,出版《阿门》,自己完成英文翻译版本。 1982年,因为“在诗歌语言上的革命性变化”,获得了该国最高荣誉“以色列奖”。 1993年,专程飞到中国北京出席《耶路撒冷之歌:耶胡达·阿米亥诗选》首发式。 1994年,罗伯特·奥尔特在《现代希伯来文学》杂志上撰文《不可译的阿米亥》,指出其对希伯来语的革新性贡献;同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获奖者之一、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亲自朗读其诗作《上帝怜悯幼儿园的孩子》。 1998年,出版生前最后一部诗集《开·闭·开》。 2000年9月22日,耶胡达·阿米亥因患癌在耶路撒冷去世,享年76岁。 耶胡达阿米亥的作品 阿米亥 诗集:《现在及他日》《两种分离的希望》《诗1948-1962》《耶路撒冷》《诗作》《此刻在风暴中》《耶路撒冷和我自己的诗》《阿门》《时间》《问与答》《神恩的时刻》《你本是人,仍要归于人》《游记》《耶路撒冷诗篇》《甚至拳头也曾经是五指伸开的手掌》《开·闭·开》等。 小说:《野店》 剧本:《尼尼微之旅》 阿米亥名言 千百万年以就风而过,厚重的云朵和厚重的风而过袋过外后说都合二为一。 世界充满了记忆和遗忘,有如海洋和陆地。有时记忆是我们站着的坚实土地,有时记忆是覆盖一切的海洋,好比洪水。而遗忘是救命的陆地,好比亚拉腊山。 我对自己说:每个人都借助自己的悲哀,就像借助一顶降落伞。他慢慢地降落,慢慢地飘浮,直到他触及坚实的地面。 你有葡萄般的自和月生后开 许多圆圆绿绿的自和月。 人人使用别人来治疗他们的伤痛。每个人都把对方放在自己生存的伤口上,他们彼此攫紧,不许对方离去。 生命被称为生命,正如西风被称为西风, 虽然他吹向东方。 同样,死亡被称为死亡, 虽然他吹向生命。 站在一处恋爱过的地方,这地方下着雨,这雨就是我的故乡。 人不得不在恨的同时也在爱, 用同一双眼睛欢笑并且哭泣,用同一双手抛掷石块并且堆聚石块。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 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人物评价 阿米亥 特德·休斯:耶胡达·阿米亥的诗给予我的影响,便是把我自己的人生放在我面前——不知怎么就把它打开了,让我们从头再活上一次,展现每一时刻的全部丰富之处,并将我从自己的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我想要做的,是保留阿米亥自己在英语里说话的音质和语调,对我来说,只有在这样的复原里,才会出现诗歌的奇迹般的真实。这也就是庞德所说的诗学的首要美德——“心灵的音调”。 马哈穆德·达威什: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对我提出了挑战,因为我们写的是同一片土地。他想依照自己所需来使用风景和历史,而这基于我被摧毁的身份。所以我们之间有一种竞争:谁是这土地之语言的拥有者?谁更爱它?谁写得更好?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耶胡达·阿米亥的诗透明而睿智,善于把日常与神圣、爱情与战争、个人与民族等因素糅合起来。他是我们的伟大诗人之一。他那平静、清晰、超然而热情的语调令人永远难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