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唐仲友的身份如何 为什么朱熹一直想抓住他的把柄


    宋朝的朱熹,号晦庵,是南宋有名的析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在哲学上继承二程理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儒学集大成者。他所著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定为士子必读的教科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为孔子的粉丝,他非常反对“孔子杀少正卯说”,认为这个言论是后人以孔子的名义散布的谣言,是故意污蔑孔子的。而朱熹本人在孔子的言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其他理论,但都遭到了当时许多人的反对,其中一个叫做唐仲友的人反对得最为激烈。
    

    在思想上,朱熹与孔子的想法一样,但在行动上,朱熹却没有像孔子那样干脆利落,他一心想要从侧面打击唐仲友。当时,朱熹正好担任了两浙的盐官,便想从经济上抓到唐仲友的小辫子。但可惜的是,朱熹审核来审核去,却发现这个唐仲友实在是个两袖清风的清官,这让朱熹十分郁闷。一计不成,他便再生一计。为官之人最怕两件事:一是经济问题,二是生活作风问题。
    既然经济上找不到纰漏,那就在生活作风上找茬子。唐仲友的把柄实在不好抓,就找来一个妓女,逼迫这个妓女承认自己和唐仲友有着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样一来他的名声就不好听了,好给唐仲友安条罪状,以拔除这个眼中钉。但他没有料到,他找的这名妓女居然不听他吩咐,死活不承认自己与唐仲友有奸情。这让朱熹没了主意。按照当时的律法,官员是可以命妓“歌舞佐酒”但不可以“私侍枕席”,也就是说,官员只能欣赏妓女唱歌跳舞,但如果想干其他事情,那就是违法,要治罪的。
    

    朱熹找的这个妓女是名艺妓,名叫严蕊,朱熹没有想到严蕊如此有气节,他把严蕊抓进大牢,关押了两个多月,每天都是严刑拷打,但严蕊就是不松口。有几次严蕊差点都被打死了,决不肯承认自己与唐仲友之间有私情。可这个风尘女子却说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后来这件事情越闹越大,就连皇帝都知道了。皇上派了钦差大臣下来调查,那个钦差大臣十分佩服严蕊的气节。在调查清楚此事之后,不但还了严蕊的清白,还准许她从良。严蕊当堂便填词首来明志,表明自己的决心: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此案到此也算是完结了,唐仲友终于逃过了一劫,冤狱得以平反。通过这件事也让皇上对朱熹很失望。最后只能将他调离,让他换个地方做官了事。 说起来,朱熹也算得上是一名圣贤之人,他和孔子虽然不是同一时代,但在后人眼中都有着“神圣”的一面。但在这神圣的背后,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古代文人的内心深处般看不到的角落。
    

    他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朱熹作为旧知识分子,清高、傲慢、读死书、认死理。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文人。不然他也不会按照“未有物而有物之理”的理学观念做事,不会凡事都从“理”出发去判断事物的真伪。
    明朝凌檬初《拍案惊奇》有一则关于朱熹断案的故事。故事中说道朱熹在福建崇安县任知县时,一个小民状告县中大姓夺占了他祖先的坟地,而大姓却拒不承认。朱熹去实地勘察后,挖掘出坟地里埋着的“某氏之墓”的墓碑,正是小民的姓氏,再加上朱熹本就认为夺占这种事只有大姓才做得出来,于是他便将坟地判给了小民。 后来大姓不服,继续上告。这件官司闹得很大,一时之间人言纷纷。朱熹他感叹世风日下,真理难行,一气之下便弃官隐居了。朱熹断错了案还拒不承认,这和他坚持的“理”是世界本原的客观唯心主义有关。
    

    朱熹不反省自己断案是否有疏忽的地方,反而在众口难调的时候赌气,拂袖离去。这等傲慢与偏见,正是那时文人固执心理的表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