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侯马盟书


    在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中,侯马盟书十分特别。仅就其中某一件而言,它体量较小、外观不突出,但是这一由5000余件玉石片组成的先秦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学术价值,自20世纪60年代出土以来备受海内外学界重视。
    山西侯马古文化遗址是春秋晚期晋国都城遗址,1961年就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1966年,该遗址出土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被称为“侯马盟书”,经专家学者研究,认为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亦称“载书”。出土盟书的遗址亦被称为盟誓遗址。
    据山西博物院资料介绍,考古人员在40多个祭祀坑内共计出土侯马盟书5000余件,可以辨识的650余件,总字数3000余字,除去重复的字,单字近500个。其形状有圭形、圆形及不规则形,又以圭形为主,最长者32厘米。侯马盟书的内容可分为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诅咒类、卜筮类等,其文字一般是用朱笔书写在玉石片上,少数为黑色。
    关于主盟人和盟誓时间,多数学者认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侯马盟书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具有重大意义。
    侯马盟书被发现后,《文物》1966年第2期发表了张颔的《侯马东周遗址发现晋国朱书文字》,介绍了这一重要发现。同期又发表了郭沫若的《侯马盟书试探》,指出这是战国盟书,“侯马盟书”也因此文而得名。自此,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持续展开研讨,侯马盟书的研究不断深入。
    10年后,由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的《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出版,张颔、陶正刚、张守中对此作出重要学术贡献。2006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修订版。这些研究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一手材料。
    张想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