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名人 > 国际 >

蒙克

    人物简介
    爱德华·蒙克生于挪威勒滕,毕业于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是挪威著名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蒙克的代表作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等,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同时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所以人们常将他与梵高比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63年12月12日,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奥斯陆长大。爱德华·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
    1879年,爱德华·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受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
    1880年,爱德华·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
    1881年,爱德华·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
    1885年,爱德华·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后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艺术造型。爱德华·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后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爱德华·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中年经历
    1889年改用传统的画法创作《病孩》和变体画《春》,从而获得奖学金去法国留学,从师L.博纳。在法国,他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他发现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表现力,试图用它们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彼此的相爱。
    1892年 爱德华·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爱德华·蒙克的绘画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画展在一星期后结束。在柏林,爱德华·蒙克成了一个国际圈子里的一员,里面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和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史特林堡。爱德华·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了布景。
    1893年12月,爱德华·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开画展。和其它作品一起,爱德华·蒙克出展了题为“爱的研究系列”,由六幅画所组成。这是他此后命名为“生命的饰带 以 生命、爱情和死亡的诗”组画的起点。它包括深深地沉浸于大气的主题《风暴》《月光》和《星夜》。其它主题有揭示爱的阴暗面的,比如《玫瑰与阿美莉》和《吸血鬼》。《病室里的死亡》则以死亡为主题,基于爱德华·蒙克对姐姐苏菲之死的回忆。
    1894年,“生命的饰带”加进了《焦躁》《灰烬》《圣母》和《女人三阶段》作品集。在世纪之交之际,爱德华·蒙克完成了他的“生命的饰带”组画系列。
    晚年经历
    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
    1909年爱德华·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爱德华·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反纳粹主义的爱德华·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
    1944年1月23日,爱德华·蒙克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他向奥斯陆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张版画,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还有6件雕刻作品。后来为纪念爱德华·蒙克,建造了爱德华·蒙克美术馆。
     爱德华蒙克呐喊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在《呐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
    《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在该幅画作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蒙克把极端的孤独和绝望之情,艺术地呈现于人们面前,有声有色,天人合一。
    《呐喊》常常被认为是蒙克的第一幅具有表现主义特色的画作,也是蒙克书写“灵魂”这一概念最原本的体现。该作品成为了20世纪的经典“表情”。蒙克的绘画,开启了欧洲表现主义艺术的序幕。影响了包括马蒂斯、毕加索等在内的艺术巨匠。
     爱德华·蒙克的作品
    早期油画《病孩》、《在灵床旁》、《母亲之死》,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情》和《呐喊》,此外还有《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等作品。
     爱德华·蒙克与梵高
    梵高被称为“后印象派之父”。与梵高同时期或在他之后的绘画巨匠,无论是爱德华·蒙克、毕沙罗,还是修拉、塞尚都对其画风大加赞赏,并在创作中借鉴应用,其中蒙克在艺术史上可与梵高平起平坐,并称为“后印象派创始双星”。
    蒙克和梵高从未见过面,但他们却有很多共同点,自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都喜欢将他们精致而复杂的画作进行比较。
    蒙克与梵高画作的一些相似之处是不可思议的:正如蒙克的《星夜》与梵高的《罗纳河上的星夜》;梵高的《阿尔勒斯的舞厅》(1888年)与蒙克《在蒙特卡洛的轮盘赌桌上》(1892)。梵高在去世前两年创作了这些画作,而当蒙克开始他的绘画生涯时,梵高已经去世了。
    然而,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命运,他们彼此的发展时期却有所重合。他们都在巴黎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却从未有过交集。依据常理,他们本该发展出一段友谊额故事,但他们却没有。
     人物评价
    爱德华·蒙克的作品笔触大胆奔放、色彩艳丽丰富,但却给人强烈的刺激感,充满着紧张不安、压抑悲伤的情绪。爱德华·蒙克所描绘的世界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他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描写上世纪末的艺术家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其孤独的心灵对人生产生的怀疑和焦虑。
    艺术史家称爱德华·蒙克为“世纪末”的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貌。在爱德华·蒙克生活的时代,再没有别的艺术能够像他那样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把那心灵的美与丑一并展现给世人。也没有人敢于像他那样赤裸裸地描写人类本能的丑恶,使善良与罪恶并存,让美丽与丑陋共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