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新疆研究 >

何一民 李琳:近代新疆城市体系构建与城市分布特点的历史审视(2)


    二、民国时期区域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
    民国时期,新疆城市随着行政区划的建立和演变,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初步形成了以地理空间为基础的五大区域城市体系。
    (一)新疆天山北麓东北部“带状”城市体系
    该区域城市体系以迪化为中心,范围既包括迪化行政区所辖的迪化、昌吉、奇台、阜康、绥来、景化、孚远、乾德、木垒河等城市,也包括塔城区的沙湾和乌苏等县城,共1市11县城,以及数量较多的小城镇和非农聚落。该区域是清末民国时期新疆发展最快的地区。从清代乾隆时期这一区域的城市开始进入开发建设期,清末建省以后因迪化成为省会,其省级行政中心的聚集作用不断扩散,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不断叠加,由此推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多。20世纪30年代后古城作为新疆与内陆物资集散的中心功能弱化而逐渐衰落,其商人、公司、资本等经济要素纷纷向迪化集中,推动迪化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民国时期该地区相继增设了景化(清末为呼图壁分县)、乾德、木垒河、沙湾4个县城,城市的密度加大。此一区域城市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迪化与乾德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18公里,多数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在50公里左右,除了沙湾到乌苏、奇台到木垒河相距超过70多公里外,最远的阜康城至孚远城之间的城市距离为110公里,这与新疆其他区域的城市之间的距离相比并不算远。具体可详见表1:
    
    天山北麓东路地区城市之间的距离不仅相对较近,优越于新疆其他区域的城市,而且还是新疆交通最发达的区域,最早开通现代公路交通。杨增新执政新疆时期,先后修筑了两条公路,分别为迪化至塔城公路,迪化至奇台公路,成为沟通天山北麓东路城市的重要纽带,公路的建成使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进一步增强,也使得这一区域内的城市呈现出沿交通线发展的特征。20世纪30年代以后,原来的商贸中心城市古城经济逐渐衰落,新疆与内地商品交易的商贸中心向迪化转移,因而迪化不仅是新疆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也成为全省的经济中心,居于全省城市体系“金字塔型”的顶端,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迪化的城市工商业相对新疆其他城市更为发达,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出现较为明确的分工,如省城周边的农业生产已不再如清代乾隆时期足够食用,大量迪化居民的日常粮食供应,一半以上要靠乾德县来供应,其余则要靠绥来等地供给。而周边城市的农牧产品,如乾德的大米,昌吉的小麦、高粱、大麦、绥来的大米、小麦、高粱、大麦、豆类、胡麻、阜康的大米、小麦,孚远的小麦、大米、高粱,木垒河的小麦、豆类,沙湾的小麦、高粱、大米及石油等都销往省城,[5]228-244经由省城出口到境外,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迪化商业经济的繁荣。
    (二)新疆西北部以伊宁、塔城、承化寺为中心的“多核型”三区城市体系。
    新疆西北部城市体系主要由伊宁区、塔城区和阿尔泰三区的建制城市所组成。这一区域因为与俄苏接壤而属于典型的边境城市,军事位置都非常重要,同时在清末民国时期与苏联的经贸往来相当密切。三区虽各有中心城市,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三区的称呼被沿袭并被视为一个区域整体,清代历史上伊犁和塔城就曾长期处于伊犁将军的直接统辖之下,直到民国初年才发生变更,而阿尔泰区域在1919年归并新疆后,与伊宁地区、塔城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较为密切。但此一区域内部的城市之间距离较远,故而在三区城市体系中,又分别形成以伊宁、塔城和承化寺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不同层级的次级城市体系,伊犁地区以伊宁为中心,包括绥定、精河、霍城、博乐、巩留、特克斯、昭苏、温泉、尼勒克、宁西、新源等11个县城为次中心,以及以若干建置镇和非建置乡镇为城乡结合点的城市层级体系;塔城地区以塔城为中心,包括额敏、和丰、裕民3个县城为次中心,以及以若干建置镇和非建置乡镇为城乡结合点的城市层级体系;阿尔泰地区的城市较为落后,在民国时期也逐渐形成了以承化城镇为中心,包括布尔津、富蕴、福海、吉木乃、青河、哈巴河等6个县城为县域次中心,以多个建置镇和乡镇为节点的三级城市层级体系。
    民国建立后,地处新疆西北部的三区城市成为开发的重点地区,无论中央政府还是新疆省政府都对该区域的发展十分重视,苏联政府也对开发该区域十分重视。因而推动该地区城市的发展。一方面是城市数量增长较快,如阿尔泰地区从无到有新建了不少治所城市;另一方面因地居边陲,与俄国—苏联毗邻,在对俄国—苏联贸易带动下城市商业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伊宁和塔城成为新疆对俄国—苏联贸易的重要城市。苏联十月革命后一段时间,新疆与苏联之间的贸易一度受阻,但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新、苏恢复商贸往来,并在苏方的积极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展,苏联在三区的中心城市伊宁、塔城和阿尔泰都设有领事馆,苏联成为推动这一地区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三区城市对苏贸易的发展成为三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三区对苏贸易的具体情况来看,塔城是传统的对俄—苏商品集散地,与西伯利亚铁路的斜米车站有公路相通,具有对俄—苏进行商贸的交通便利;但塔城也存在弱点,一是气候严寒,二是农业经济落后,三是人口稀少,四是与新疆其他城市的空间距离遥远,交通落后,经济联系不便,因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伊宁也是近代以后新疆对俄国贸易的主要城市之一,相比塔城,伊宁的区位优势更明显,一是物产丰富,农业经济较发达,二是人口众多,三是交通相对较便利,与迪化和阿克苏都有道路相联系,因而在新疆对俄—苏商贸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而对俄—苏贸易也带动了伊宁城市经济的发展。阿尔泰的中心城市承化寺更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以游牧为主的区域经济结构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尽管布尔津、吉木乃等与俄—苏边境接壤,但阿尔泰地区的经济腹地太小,人口稀少,故而与苏联的经贸往来规模一直很小,城市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盛世才执政新疆时期,对三区的农业开发和城市建设也采取了若干措施,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三区城市的发展。三区地域广阔,城市数量较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遥远,交通的落后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薄弱,因而区域分工不明确。如塔城至伊宁相距821公里,承化寺城至塔城相距728公里,承化寺至伊宁相距913公里,由于缺乏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之间仅有传统的驿道相连,特别是位于阿尔泰山区的承化寺城对外的道路都是穿越高山和沙漠地带的小路,交通工具只有骆驼、马匹等畜力。民国时期,三区内部城市发展情况较为复杂,伊宁地区除了伊宁之外,因对苏商贸带动了绥定、霍城等口岸城市出现较快发展;塔城地区的塔城、额敏也因对苏贸易发展较为快;而阿山地区除了承化寺作为区域政治中心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外,布尔津以及其他行政建置城市的发展都相当滞缓。由于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制约,不仅三区城市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即使是各个行政区内部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由于距离较远,交通落后,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不多。由于自然地理、交通区位以及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三区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比较突出,伊宁地区的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伊宁的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在新疆都一直居于前列,但在一些边远地区如吉木乃和哈巴河等人口非常少,经济较为落后的小县城,经济发展仍然缓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