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世界”推动全球史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2:11:5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杨雨菲 参加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史研究潮流开始兴起,地中海世界、大西洋世界等若干宏观性历史分析单元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研究。其中,关于“地中海世界”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近年来更是佳作迭出。2019年4月14日,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文明区划研究中心举办“作为一个世界史研究单元的地中海世界”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就“地中海史研究方法”“古代世界的地中海交流”“中世纪地中海世界”等主题展开讨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夏继果简单回顾了三十多年来地中海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在比较霍登、珀塞尔以及阿布拉菲亚的地中海史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中海史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思考。在他看来,霍登和珀塞尔是把地中海作为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区域,或者说一个单元来进行研究的,其具体研究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区域不是同质性而是多样性的,且区域是凭借联系而形成的,因而也是动态的。其二,区域有其独特性,但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地中海区域内的联系优于陆上的联系,相比传统上“欧洲”“中东”的区域概念,前现代的“地中海区域”更可能是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地中海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变动的,并且与外部世界存在联系。其三,区域是世界中的区域,这种区域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于地中海史研究的总结,他认为,作为全球史的区域史研究并不是简单总结出某个区域的历史发展特点,而是要在人与自然互动中关注地方、从群体与群体的互通有无中关注关联性以及关注由此而形成的区域整体性,并通过比较和联系的思路去认识更大的世界。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绪山指出,地中海的特殊性值得研究,地中海水域是便利人们交往的通道而非障碍,这一点在东地中海表现得尤为明显。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文明认为,自古以来就是极为紧密的统一体正是地中海的独特性所在,这使得地中海的研究方法难以适用于其他海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徐善伟指出,如果想要将地中海作为一个整体或全球化之前的区域化典型地区来对待,应将古代至中世纪的历史视为动态的,认识到在此期间地中海世界的联系愈渐增强并最终形成较为统一的文化样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岳秀坤强调,若把地中海视作一个世界史研究单元,应考察其内部的统一性和多元性及其与外围世界的联系和交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李建军以巴尔干研究为例,提出可将巴尔干视为地中海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地中海视角考察相关问题。 《堕落之海》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吕厚量就“地中海的历史”与“地中海范围内的历史”有无区分的必要、从民族人类学的角度看待地中海世界的荣誉观与对等相报原则的研究思路是否可取、近代早期美洲殖民地经营模式是否是地中海岛屿开发史的延伸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剖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侯深从环境史角度出发,肯定了《堕落之海》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取之处,认为这一方法既拒绝了宽泛的整体论,也拒绝了简单的还原论;强调海在形塑人与环境关系中的作用;关注地中海与人的互动对彼此的形塑作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寿福则强调布罗代尔提出的“长时段”“远距离贸易”等概念的价值,认为霍登和珀塞尔的一些研究方法有待商榷。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 下一篇:国际政治思想史研究亟待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