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新疆研究 >

围市而居:南阳流动维吾尔族的社区建设


    内容提要:新疆到河南南阳从事和田玉贸易的维吾尔族群体从早期自发分散居住于市场周边,到2017年统一迁入政府规划修建的公租房集中居住,发展为独立管理的民族社区。该社区虽然在区位上与其他社区相对隔离,但却保持了过去以市场为中心的居住格局。这种围市而居的社区以相互嵌入性的生计关系为基础,是玉石市场在当地的社会性延伸。流动维吾尔族以这种方式整体性地嵌入当地社会,是探索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社区的有益尝试。
    关 键 词:维吾尔族;围市而居;玉石贸易;社区建设
    标题注释:本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交往交流交融视野下南阳聚居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研究”(项目编号:16CMZ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东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孙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81 刘东旭(1984- ),男,中央民族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研究;孙嫱(1983- ),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北地区民族宗教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
    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引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逐步演变成为流入地相对稳定的社会成员,成为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其中一些流动群体会基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各种形态的聚集共同体,进而发展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移民社区。①在多民族构成的中国社会城市化过程中,基于民族身份而在流入地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聚居社区是其中的一种形态。
    对于此类民族聚居社区,学界主要有两种基本分析框架。一种主要基于少数民族群体自身分析,认为同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习俗的亲近性使他们在陌生城市中更容易建立群体认同,民族原生纽带成为他们在新环境中依靠的重要社会资源,比如较早被学界关注的北京“新疆村”的维吾尔族即是典型代表。[1]一些学者认为,对原有关系的依赖是少数民族进入城市暂时不能完全适应和融入当地生活的体现;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少数民族群体调动传统资源主动适应新环境的方式。[2]无论是哪种观点,这一分析框架都倾向于将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看成相对隔离的群体,他们与城市主体人群之间社会生活的差别往往非常明显。[3]另一种分析角度则偏重于从城市社会角度来理解,认为少数民族以群体性的方式满足了城市中一些行业特殊的劳动力需求方式,而这种特殊需求反过来又促使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在新的环境中形成新的聚集群体。[4][5]这些群体虽然依旧保持着很强的民族认同,但事实上他们在社会和文化特征上已经与流出地的同民族成员呈现较大差别。他们一旦与具体的空间结合,就会形成以该民族群体为主导的社区形态,但这种结合的过程却并不是如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即有的研究表明,除了民族群体自身文化外,经济[6]和制度[7]环境实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常的情况是,在制度默许的情况下,民族聚居群体可能会与阶层等其他因素重叠,进而衍生出各种形态的民族聚集区。[8]主流城市研究理论大多对人口流动形成多样文化的民族社区持积极态度,认为他们是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然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这种民族聚集区可能会导致居住的空间隔离现象而让一些人感到忧虑,他们认为,太过强烈的居住空间隔离现象不仅被认为会导致城市碎片化和管理困难,而且还会因为自然空间的隔断会拉大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最终构成民族或族群冲突的潜在原因。[9][10]因此,主张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建设干预和规划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成为当代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基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国家在面对类似问题时采取的方案各不相同。一些崇尚“民族同化政策”的国家将少数民族的空间分散作为实现文化同化的一种手段,通过公租房混合分配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府介入措施实现少数民族在城市的分散居住,以期望达到更好的社会融合;一些崇尚“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国家将社会融合与维持文化多样性视为同一过程,通过提升社区发展能力,推动社区内部团结,从而保持整个社会各种形态社区的平衡与和谐;还有一些国家将族群性的空间隔离认定为阶级分化问题,因此着力于推动社会成员改善自身经济处境,从而改变自身在族群性空间分布中的位置,[11]最终弱化基于族群特征的居住空间隔离现象。
    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面对这一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处境。长期以来,各民族人口处于自然流动状态,城市中基于民族因素的隔离居住现象并不突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少数民族在城市聚集居住的现象开始增多,由此引发了诸多忧虑和讨论。针对这一些新的现象,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和社区环境”,希望通过建立多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的路径来实现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12]一些研究将相互嵌入式社区概念空间化,强调不同民族群体居住空间的交错性,认为硬环境的改变势必会促进交往交流交融。[13]然而,空间上的“共生性”与“交互性”仅仅是“嵌入”概念的一个面向,[14]它是否必然会对其他面向产生影响却是个未知之数。“相互嵌入式社区”的理想状态实际上蕴含着更多层次的内容。②因此更多的学者认为“互嵌式社区”应该包括多方面意涵,[15]有的提出总结为三个层次:居住格局、社会交往、精神文化。[16]这样一种分析对理解静态社会具有参考价值,但对于当下因为人口流动而正在形成的城市民族社区解释力有限,因为这个群体流动性很强,这种社区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中,其居住格局并不一定与社会交往和精神文化对应,所以群体间真实发生的实质性的交往行动及其生成的认同才更能体现“互嵌”的深层内涵。
    基于这一思考,笔者于2014年开始关注从新疆流动到内地从事玉石贸易,并在南阳石镇形成聚居社区的维吾尔族群体,③通过2016年至2017年赴和田、南阳、江苏等地进行的4次深入调研,对他们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一流动维吾尔族社区形成历史的梳理,及其生计和居住模式关系的分析,揭示该社区形成的逻辑,进而深化对“相互嵌入型社区”的理解,促进对城市化过程中流动少数民族社区建设的研究和思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