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谦 程志浩: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实践与整合效应研究——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1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 彭谦 程志浩 参加讨论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维、新观点,如“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等诸多创新观点。这些思想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等特质,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武器。 1.“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1](P.93),“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1](P.104)。2015年国庆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13位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的民族团结优秀代表,重申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这一重要论断。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习近平总书记将民族团结比喻成“生命线”,足见其分量之重。 民族团结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事业中占据着“生命线”的重要位置,这既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提倡“和为贵”思想,主张和合共生的社会政治原则。尽管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出现过战争和对峙,但总体上是以和平交往为主流。在历史变迁中,各民族“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4]。中国共产党在中化民族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我国的民族团结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2.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族团结局面形成的重要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更是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是人类基于一定目标而建立的人们集合体,共同体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离不开对共同体的认同;共同体又使得人们具有归属感,这是维系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它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自然”形成的,长久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其“自觉”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又是“多元一体”的,“多元”体现在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其组成成员也是多元的。[4]而“一体”则是各民族在久远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互相交错,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家庭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血肉关系。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民族团结中的基础性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进一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各方合力共同打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加强中华各民族大团结。 3.“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倾斜与扶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国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民族地区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5]。 由于历史、地理、发展基础等原因,我国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如果长期得不到缩小,就容易在民族关系上出现问题,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如苏联和南斯拉夫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自1984年颁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以来,我国开展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原有基础薄弱,在一段时期内,它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为民族地区的脱贫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和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对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必要举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