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中华民族研究的国家视角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9:11:52 《思想战线》(昆明)2019年 周平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将国民凝聚为整体并支撑中华现代国家的中华民族,再次被凸显于历史舞台的显著位置,中华民族研究的热潮随之出现。对中华民族所进行的研究中,国家视角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中华民族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今天将中华民族加以凸显的现实要求。国家视角的中华民族研究,把中华民族置于世界近代以来民族形成的宏大视野中考察,注重中华民族概念的国家属性及其伴随中华现代国家构建而形成的过程中沉淀的国家内涵,突出中华民族对于中华现代国家的支撑性,注重挖掘中华民族对于今天国家治理和发展的资源价值,将中华民族研究与今天的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这一视角的研究涉及中华民族的各个侧面,但有一些议题在当前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 键 词:中华民族;民族国家;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国家视角 作者简介:周平,云南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云南 昆明 650091 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华民族被凸显到历史的前台,其与国家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前所未有地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的研究也出现了高潮,既显现出重大的学术意义,也体现出突出的实践价值。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量的研究是从民族视角和文化视角进行的,国家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可是,中华民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民族,也非简单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而是与现代国家结合在一起的国民共同体。由国家性质体现的政治内涵深厚而显著。国家视角研究的缺位或不足,对形成关于中华民族全面而准确的认知,并通过推进中华民族的巩固和凝聚而助力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来说,形成了硬性的制约。因此,凸显中华民族研究的国家视角,成为中华民族研究健康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中华民族研究的检视与反思 对作为现代民族的中华民族进行研究,须以“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为前提。中华民族并非简单的学术概念,而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社会政治概念。中华民族概念形成以后,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作用,也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构建。在此过程中,相关的问题不断凸显,于是便引发了对中华民族的研究。中华民族研究既具有突出的学术性质,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政治性质。 辛亥革命后初具民族国家性质的“中华民国”的建立,既开启了人口国民化的进程,也促成了国民整体化的进程。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构建逐渐开展,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国家内涵,也为中华民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领土进行瓜分,这在激发国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国民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认同。于是,“在政治界、思想界、知识界和舆论界,中国各民族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和观念得以基本确立、并逐渐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①“不仅国民党人和国家主义派(后成为青年党)人士,共产党等其他政治派别和思想人物,也都已在中国各民族人民相对平等构成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上,频繁地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和概念。”②孙中山提出了汉族“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的主张,要求“融化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成个中华民族”。③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则在宣言中提出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④的主张。此后,“最早自觉以‘中华民族’命名的民族史著作”《中华民族小史》等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⑤使对中华民族的认知不断深入和丰富。 1939年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边疆周刊》上发表了《“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的文章,引发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这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持续很长时间的讨论,最终确立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认识,在中华民族研究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样一场意识形态内涵丰富的学术讨论,也是一场中华民族的自我反思,促成了人口国民化基础上的中华民族意识自觉,巩固了国民整体化的认识,为国民凝聚为以中华民族为族称的整体奠定了思想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个以国民整体为基本形态的中华民族就逐渐地浮出了水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因此具有了国家的形式。为此,毛泽东骄傲地宣布:中华民族站起来了。⑥中华民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研究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