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周平:中华民族研究的国家视角(2)


    中华民族傲然立世之时,国内的少数民族及相关问题逐渐凸显,并成为中华现代国家建设及实现党和国家政治任务面临的重大问题。于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研究迅速兴起,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研究则逐渐隐退并归于沉寂。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逐渐演变成为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群体之统称的抽象概念,中华民族的实体性则被淡化,否定中华民族的声音也逐渐出现。 
    面对这样的情景,参加过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是一个”争论并长期致力于民族研究因而对中国的民族关系具有深刻认识的费孝通,于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讲,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著名论断,在肯定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多元”存在的基础上,强调了“多元”组成“一体”和“一体”包含“多元”的事实。随后,这一重要论断传回中国大陆,得到学界和官方的高度肯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点,将中华民族重新拉回到当代中国历史的舞台,确立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的认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研究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假如没有费孝通的这一著名论断,中华民族的研究不知会是何种局面。 
    “多元一体”理论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实体性地位,也催热了对中华民族的研究。随后,中华民族研究便在“多元”与“一体”关系的框架下展开,并逐渐将“多元”与“一体”关系的研究模式固定化。在此框架中,中华民族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尤其是与中华现代国家构建的关系并未受到重视,中华民族在研究中被置于悬空状态。一些论者以“多元”为实、“一体”为虚为根据,对中华民族做了堂而皇之的否定,凸显了此种研究的模式之困。 
    这样的模式困局的打破,与民族国家理论基础上的中华民族研究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将民族国家界定为“单一民族的国家”⑦或“由单一民族组织的国家”⑧,进而又根据单一民族国家很难找到的现实而得出“民族国家”只是“理想中的国家形式”⑨甚至就是“一场虚构”⑩的结论,导致了对民族国家的误读。21世纪初异军突起的民族政治学,在“对民族国家再认识”的研究中,通过对民族国家源流的梳理而重新肯定了民族国家,进而厘清了当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性质。在认识突破的基础上,中华民族与中华现代国家的关系逐渐明晰,中华民族研究也因此而被置于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础之上,不仅获得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而且被提升到现代国家的层面来进行研究,突出了中华民族研究与国家治理的桥接关系,打开了中华民族研究与国家治理理论的逻辑通道。 
    中国经济总量2010年超越日本而居于世界第二位以后,国家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国家崛起便浮出了水面,并面临着国家间竞争空前激烈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曾经将“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凝聚成为整体并聚积起巨大能量的中华民族这个社群形式和文化标识,再次成为加强国家团结、增进国民共识和凝聚国民力量的必要形式并被历史突出出来。中共十八大后,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要求的提出,中华民族被前所未有地凸显,中华民族研究也再掀高潮。 
    从中华民族研究的总体进程来看,尤其从当前中华民族研究的状况来看,既有相对稳定的研究角度,也有表达政治态度或意识形态认同的观点阐释,当然也不乏随波逐流的附会之谈。但是,凡是具有稳定性的研究,都体现出某种特定的研究视角。而且,在研究中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的切入点、路径、关注点及最终成果也会有所不同,所形成的观点大相径庭的情况也不鲜见。在此条件下,对研究视角进行反思,就成为中华民族研究持续推进并走向成熟所必须思考的根本问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的中华民族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较为稳定的视角。 
    一是民族视角。近代以来尤其是当代中国对于民族的认识,是在民族概念引入后形成的,深受苏联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影响,也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认知和观念。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就难以与对56个民族的认识区分开来,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以类似于对56个民族的认知的角度来看待中华民族的情况,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性质也就总是从族际关系的维度来论述,于是便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视角。 
    二是文化视角。中华民族被界定为中国历史上所有民族群体的统称以后,中华民族也就被当作历史文化现象来看待了。客观来看,中华民族虽然是近代以来构建起来的现代民族,但也是中国历史上族际关系发展的产物,深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从挖掘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角度来揭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内涵的研究便大行其道,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研究的文化视角。 
    三是国家视角。中华民族研究的国家视角,是政治学尤其是民族政治学看待中华民族的基本视角。“政治学长期流传的一句名言是:政治学始于国家,也终于国家(political science begins and ends with state)。”(11)政治学尤其是民族政治学,自然高度关注国家问题,并从民族与国家的关联中来看待和研究民族现象。随着对民族国家研究的深入,民族与国家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被揭示了出来。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与中华现代国家即民族国家结合起来的研究持续展开,于是便形成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国家视角。 
    从目前中华民族研究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研究采取了民族视角和文化视角,国家视角的研究受到关注并出现增强的趋势,学术影响也日渐凸显,但投入的资源偏少,研究成果有限,相对于其他视角的研究而言处于弱势,成为中华民族研究的短板。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国家形式的政治共同体,具有突出的政治内涵和国家属性,国家视角研究的缺乏或薄弱,必然会导致对核心问题的偏移,进而致使对中华民族进行全面而准确认知的目标难以达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