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广西:以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的实践探索


    广西是多民族地区,广西文化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特征,包括了壮、京、苗、瑶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广西各族人民有着强烈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长期以来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广西被誉为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促进民族团结是国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培养各民族人才、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五个认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来体现。近年来,广西在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地发挥了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的独特功能。
    加大民族教育事业投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交汇点、结合部,它兼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属性,既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民族平等和教育公平,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颁布实施了各种政策措施,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广西的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内地发达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等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广西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包括在全国5个自治区中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实现国家“两基”目标,在西部地区最早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工程,在全国首创多元普惠性幼儿园机制等。
    广西在经费投入上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教育实行倾斜政策,着力改善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近10年来,先后投入数十亿元,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巴凤革命老区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等教育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的发展条件。“十二五”期间,广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专项资金项目等重大教育工程,对民族地区教育给予倾斜支持和优先保障;实施国门边境学校建设、边境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等专项工程,对边境地区民族教育给予特殊支持。
    广西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的教育需求,提高了各民族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而且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民族关系”连续多年成为广西干部群众满意度最高的社会指标。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注重增强“五个认同”
    民族团结教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培养社会成员民族团结意识的重要途径。广西从本地特点和民族工作实际出发,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提高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西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促进条例》等文件,不断强调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载体和方式,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融入教育全过程。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有效地帮助各民族学生增进了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提高了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多年来,广西各级各类学校一直保持稳定,为确保广西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也培育和铸牢了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各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推进民族文化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广西在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自信。
    一方面,广西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012年以来,广西安排224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首批确定了106所中小学作为创建对象,推动当地民歌、民间舞蹈、民族传统体育进课堂。例如,东兴市积极开展具有京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开设了独弦琴、京族舞蹈、手工制作等多项特色课程。
    另一方面,广西一些学校尝试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挖掘富有教育意义的因素,开发课程资源,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如凭祥市夏石中学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舞蹈基本功等校本选修课程;宁明县宁明中学开发了《走进宁明,爱我家乡》《宁明花山壁画探究》等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将宁明县花山风景区确定为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每年都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弘扬花山文化,探寻骆越足迹”的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营造了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和睦相处的校园环境,帮助各民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中,为维护广西融洽的民族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欧以克,广西民族大学;刘妍,南宁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