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经回来还有故事?一个跟《道德经》有关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7:11:3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玄奘取经回来还有故事?一个跟《道德经》有关的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佛祖如来觉得天下四大部洲,只有大唐所在的南赡部洲不信佛法,而且只有小乘,解说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个定论。于是就在四大弟子中选了金蝉长老下凡为僧,然后在历经十万八千里,从西天灵山大雷音寺取回大乘三藏真经。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玄奘取经归来之后,一直在组织翻译佛经的工作,唐王李世民也很支持,在京城给他建了一座大雁塔,专门用来收藏和翻译佛家经典。并为他所创立的法相宗作序立碑,那就是《大唐三藏圣教序》,今天仍然完整地保存在慈恩寺中。 其实玄奘西游归国,太宗曾有让他“东游”返回印度之意,只是这件事不为人所知,要带回去的就是翻译成梵文的《道德经》。如果这件事成真了,“老子化胡”的故事就真的实现了。 当年玄奘归来之后,组织了当时全国最有名的高僧一千多人,一起翻译自己从印度带回来的三千多卷经书。李世民看了之后就很有感概,心想这个文化输出真实厉害啊,古天竺数百年前发明的文化,还能让无数人舍身取义舍生求法。 想我大唐巍巍盛世,为何就不能也向别人输出自己的文化呢? 当时官方最推崇的就是道教,几乎要变成了国教,是后来武则天上台之后,才让佛教兴盛起来的。 于是李世民就跟玄奘法师商量:大师啊,既然你去了一趟天竺,路况也熟悉了,而且精通梵文,能不能再辛苦你一趟,我们把自己的宝贝经典《道德经》反过来翻译成天竺的梵文,然后再给他送回去,也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大唐的文化也很厉害? 玄奘支支吾吾一阵,有些为难。但是毕竟皇帝开了金口,怎么样也得试试,不能随便敷衍。唐太宗还很贴心地派给他当时两个非常厉害的道士,算是道教的高手,配合玄奘一起搞翻译工作。 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道德经》翻成梵文,那可不是多一点点难度。首先,即使是用汉语,要想把它解释清楚已经很费劲了,更何况还要翻译回去变成梵文。比如老子的核心概念“道”要怎么翻合适? 玄奘大师最早想到的是用“末伽”,这个次在印度梵语里就是“人言”之意,可是旁边的道士就不服了:“道”最重要的义项乃是“智慧”和“规律”吧,那何不把它翻译成“菩提”呢? 玄奘也很为难,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争来吵去,始终无法顺利开展。这个计划在一开始就受到了极大的障碍,死于襁褓之中,因为太难了,太宗也不好太难为人,也就没了下文。 想想当年如果太宗这个神来之笔实现了,还真是一个佳话,《道德经》的西传如果早上一千多年,也不知道会对印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弄不好现在去了印度,大家过年都统一习俗贴门神春联了。想想这个场景都很壮观,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信仰同一个宗教,加起来就是近三十亿,真是不敢想。 那明清的才子们就可以再写一个《东游记》,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唐僧再次出发,这次是把《道德经》送给他们。 不过《后西游记》倒是有的,说的是几百年后,对于佛经的解释已经乱了套了,上次是经文乱套,这次是经解乱糟糟,于是唐僧的后人唐小僧,以及孙悟空的儿子孙小圣,再找来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后代,又一起组团出发,前往天竺求真解。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故事还是相当精彩的,当然跟《西游记》比还是有差距,不过里面的想象力,还是故事的逻辑性就比《西游记》要强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