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军: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29 《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 曹爱军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 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的核心内涵[N].中国民族报,2018-05-25. [2] 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N].人民日报,2017-07-28. [3] 张淑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以中国共产党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8(3). [4]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孙中山.修改章程之说明:民国九年十一月四日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席上的演讲[G]// 国父全集.北京:国防研究院,1960. [6] 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 [7] 蒋中正.中国之命运:沪版[M].南京:正中书局,1946. [8] 严昌洪,李安辉,吴守彬.论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9] 王秀娟,孟凡东,熊坤新.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刍议[N].中国民族报,2018-08-31. [10] Colin Mackerras.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G]// Colin Mackerras.Ethnicity in Asia.London: Routledge Curzon,2003.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0-01-23. [12] 金浩,肖锐.关于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1-01-21. [13] 杜青林.不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N].云南日报,2011-05-07. [14]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15] 杨须爱.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在新中国的发展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的思想轨迹[J].民族研究,2016(1). [16] 张大卫.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其促进——以“一带一路”为背景[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7] 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8] 肖照青.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交融问题[J].中国统一战线,2014(8). [19] 王希恩.民族的血缘性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演化[J].广西民族研究,2017(2). [20] 韦民,米广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N].中国民族报,2012-07-25. [21] 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李蕾.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22]吴孝刚“.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我见[N].中国民族报,2017-05-05. [2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R].国务院公报,2000(3). [24] 申欣旺,陈燕.族群融合是新疆政策的最高目标——专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J].南风窗,2010(12). [25] 雷振扬,陈蒙.论促进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前提与保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