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初心探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为视角(3)


    三、全面认识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初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工作与民族政策, “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中国共产党开创性地探索出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56个民族从此迈上了共同发展繁荣的康庄大道。这一时期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进一步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以往对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回顾梳理中,对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方面有较多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对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追求,原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毕竟,面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压迫纷争状态,尽快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是当时的燃眉之急。
    民族平等团结必然包含反对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内涵;与此同时,也只有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才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提供前提和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更多是着眼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一种认同,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育、引导、铸建。新中国的各项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无论是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还是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任用等,一方面紧紧围绕并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另一方面通过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其实质就是强化各民族人民对于彼此同属于一个更高层次的共同体的认同。从本文所引用的相关资料来看,尽管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并未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问题,但显然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也有着实践的自觉,这是贯穿新中国民族工作与民族政策的一条主线,凸显了新中国民族工作与民族政策的初心。通过新中国党和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努力,在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铸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我们今天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和汲取。
    四、结语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民族大家庭”,到改革开放后的 “三个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发展,对各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党中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使之与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特点相结合,适时提出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将其作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主线。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和推进,也是对新中国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对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初心的继承。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勾勒了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路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进一步在各族人民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局面,迎来民族工作新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