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团结之路70年:新中国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脉络(3)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迈进新时代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问题,结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果实。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进而回答了如何坚持和拓展这条正确道路的问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其核心理念。
    民族团结的重要地位上升到新高度。习近平多次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围绕这一基本判断,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提出民族团结是“最高利益”“生命线”“最关键”,将其重要性形象地比拟为“眼睛”和“生命”。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一个核心理念。秉持这一理念,习近平先后提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赋予新时代民族团结事业以新的内涵。
    新时代民族团结的目标、路径等重要问题。民族团结的奋斗目标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民族团结的特征表现为“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同时这个大家庭内部的成员“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路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要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出发。认同的基础是民心,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把民族团结工作确定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工作。2013年开始探索州市级行政区划内创建和测评工作,2017年统一纳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的评审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与评估基本实现了省、州、县三级覆盖。2013年,国务院对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的称号、条件、标准和程序作了明确规定,次年举办了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14年,国家民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测评指标体系,形成了系统的创建评估机制。这些制度建设有力提升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系统化水平。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和少数民族事业“五个并存”的新阶段,发展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其中“八个坚持”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两个结合”指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了加强“四个认同”的重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我国民族团结事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六、结语
    新中国成立70年,在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团结事业历经五个重要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了民族团结的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开展了以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为重点的民族团结工作。改革开放初期实现了民族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团结与进步的辩证关系等重要认识。新时期明确了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团结的核心,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等重要论述。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十八大以来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提出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为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部署。回顾70年中国共产党开拓发展民族团结事业的历程,其时代主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展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探索努力,背后的理论思想反映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不断完善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1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91.399. 
    [2]金炳镐.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伟大贡献[C]//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解放军总政治部.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1993.56.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2. 
    [4][6][12][13]人民出版社.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70.1.71. 
    [5]乌兰夫.内蒙古自治区首席代表乌兰夫在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418. 
    [7][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8.329-330. 
    [8][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EB/OL].1954-09-20.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26/content_4264.htm. 
    [10][11][1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4.227. 
    [16]周恩来.关干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九五七年八月四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民族,1980(1). 
    [17][37][51][65]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12-18.http://www.xinhuanet.com/2018-12-18/c_1123872025.htm. 
    [19]金炳镐,王瑜卿,吕洋.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90年[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44. 
    [20][22][23][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6.185.186.206. 
    [21][3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34.306-307.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6. 
    [26]金炳镐.论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10. 
    [28][29][30][3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8-19.148.153.148-149.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