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九大总督。在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之外,要数两广总督的地位最高,还在湖广总督之上。晚清名臣林则徐、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等都做过两广总督。 在晚清,有这样一位两广总督,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奋力抵抗,但由于实力太过悬殊,不幸兵败被俘,最终饿死于异国他乡,令人扼腕。 此人叫叶名琛。他是晚清抵抗外敌入侵中职位最高的殉职官员。 叶名琛是湖北汉阳人,生于1807年。他进入仕途后官运亨通,不到40岁就做了广州巡抚;45岁就实授两广总督。众所周知,两广总督职位虽高、地位虽崇,却不好做。特别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两广总督往往兼五口通商大臣,要与外国人打交道,这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 果不其然,叶名琛在官场行走20多年,最后就栽到两广总督任上,连性命都丢了。 我们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该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中国方面负责五口通商事物的,就是两广总督叶名琛。然而按照清廷的旨意,就是要尽量把外国人堵在外面,尽量不让他们进城。而只要外国人进不了城,这五口通商的相关条约就形同虚设。 外国人不是傻子。他们发现,用一场战争换来的五口通商条约,居然受阻于一个地方官,自然就会将怒气发在叶名琛身上。 1856年10月8日,著名的“亚罗号”事件中,英军悍然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一度攻入城内,占领了总督府。他们要逮捕这个视为“眼中钉”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叶名琛事先躲了,没被抓住。 叶名琛是一名标准的文官。军事是他的弱项。可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外敌,他还是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准备工作。他修复了被英军毁掉的城墙,修复了炮台,装备了大炮,还招募了2万乡勇。 为鼓舞士气,叶名琛重金悬赏斩杀英国人,称:“英夷攻扰省城,伤害兵民,罪大恶极……但凡见上岸与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准其格杀勿论,仍准按名赏三十大元,解首级赴本署呈验,毋稍观望。” 叶名琛还采取袭扰战的方式,在夜间派遣沙船,满载炸药冲击英军军营。同时,准备了大批的火船,以“火攻”的方式放火烧敌人的战舰。甚至他还搞起了情报战,获取英军部署和调动的情况,而英军则难以从广东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总之,叶名琛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极限。只不过,英法联军的强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很快,英法联军就再次攻破广州城。 这一次,叶名琛没有躲起来,而是戴好顶戴花翎,穿上袍服,端坐于大堂之上,等着敌人的到来。 英国人抓住了叶名琛后,倒也没有格外侮辱他,只是把他带到“无畏号”军舰上。据《香港纪事报》载,军舰上所有军官很尊敬他。偶然有人上舰,都向叶名琛脱帽致意,他也欠身脱帽还礼。 三国时,司马懿曾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馀二事,但有降与死耳。汝不肯面缚,此为决就死也,不须送任。”叶名琛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之所以不自杀,愿意被英军带走,不过是想见一见英国国王,谈一谈战争与和平的事情。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叶名琛被英国人带到印度加尔各答。得知无望见英国国王,叶名琛吃完从家乡带来的米粮后,开始绝食,最终,饿死于异国他乡。 叶名琛自命“苏武”,可他比苏武还悲惨。苏武留居匈奴19年,还是回到了长安。汉朝皇帝还封官加爵,大加赏赐。叶名琛饿死于异国他乡后,咸丰帝对他没有一点恩典,所以他的尸体被运回国内,只能由家人草草埋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