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气象
    (一) 围绕“两个共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1.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升格,多级联动局面基本形成
    十八大以后,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和评定工作,不断推进创建工作的内涵深化、工作机制建设,并逐渐从州市级创建工作的探索向省(区、市)、州、县三级联动的局面深入发展。2013年9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 的测评指标体系公布,并开展了13 个州的试点工作。2014年,国家民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六进”活动,较为系统的创建示范测评机制开始形成。同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将民族团结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群众“五个认同”是列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重要内容。2016年和2017年,在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及兴边富民行动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之一,并具体部署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示范区(单位) 建设工作。2017年国家民委交流现场会中,“创建活动”升格为“创建工作”。同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通过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不断升格,创建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一是将民族团结置于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用“生命线”这一重要命题来形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凸显了民族团结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既要看到前者的优越性,也要看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维护民族团结之间的必然联系。三是围绕“两个共同”主题,深化“三个离不开”思想,以多种形式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坚持“四个重在”,强调“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了示范引导、多级联动的新格局。2017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评审命名统一纳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2-2018年,国家民委共命名6 批868 个县级及以下示范区(单位) ,30 个示范州(地、市、盟) 。与此同时,加大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新社会组织的创建力度。各地区不断加强省级创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均制定示范区建设条例,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推进创建工作计划和方案,推进地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培育打造工作。全国基本实现了省(区、市) 、州、县三级联动的良好局面,全面铺开,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载体多样化,创建工作的示范效应不断增强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活动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一是不断扩展创建工作的领域和阵地,各地区在创建活动“六进”的基础上,向“七进”、“八进”、“九进”纵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从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向进“村( 乡) 、军( 警)营、医院、进家庭”等扩展,涵盖了少数民族群众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二是寓创建于社区管理服务,在城市民族工作中通过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民族工作和服务等方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相结合。三是积极应对民族事务“进城”“下海” “入世”和“上网”,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已经从传统的民族群体( 或其部分) 之间、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转变为更加多元的、以曲折的方式表现出的关系等新形势新情况,强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体多元化,以治理的思路和方法构建新型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重大纪念日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教育; 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通过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运用“结对子”,开展“五同”( 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 “四送”( 送法律、送政策、送温暖、送文明) 活动等。五是开展创建主动对接工作,推进创建工作协同发展。建立健全创建协作机制,实现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对接、协作机制,协同推动创建工作久久为功。六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通过召开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国务院共表彰了6428 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促进民族团结良好氛围的营造。七是各地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的创建活动,通过实施强基固本、维护发展稳定、争取民心、改善民生的实实在在项目,大力推进创建活动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菜单化,形成创建品牌。
    (二) 城镇化促进各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城市成为各民族“三交”的新平台
    城市民族工作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城市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首先,快速城镇化过程推动各民族近距离接触。随着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和其他民族人口进入世居民族聚居地成为常态,城市成为各民族进行跨区域大流动的集中地。根据国家民委估算,目前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2000万,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0%,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0%;少数民族中居住在城市和散居地区的人口已超过30%,全国有超过20个城市拥有全部56个民族成分。[49]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方面能够给流入地带来新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给流出地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次,城镇化将促进民族工作覆盖范围的内地化和城市化。城镇化带来的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促使中国传统民族分布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少数民族人口从民族地区迁移到东部地区、从农牧区迁移到城市、从聚居地区的常住少数民族人口转变成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族工作和服务日益普遍化、社会化和民间化。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城市民族工作。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城市民族工作被确定为重点领域和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条件。2016年召开了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对城市民族工作进行了部署。再次,城市民族工作做出系列创新,促进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包括:不断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法律规范,推动城市民族事务依法管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和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抓好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两头对接,实现跨地区协作和信息共享,解决少数民族进入城市后的“三个不适应”;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困难少数民族帮扶“暖心工程”。复次,加强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作用,实现多元共治和良性互动。推动多民族的空间融合、社会融合和心理融合,促进族际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相互“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习、帮助”,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各民族在城市中“共居、共乐、共享、共融”,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 以心换心,筑牢民族团结的人心防线
    扩大族际交往,重在交心,以心换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文化融合。准确把握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各民族文化相互之间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作为整体性的解读,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包括56个民族的全部文化在内尤其是精神文化,而56个民族的民族共性尤其是其民族文化精神的共同性部分,应该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本质和内核。但是,共有精神家园的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族人民之间“三交”的不断加强和深入,共同性和一致性会增多或加强,差异性和异质性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所弱化。交融不是融合,而是包容特殊的一般、尊重多元的一体,民族“三交”需要正确处理“多元”之间的差异性和“一体”的共同性,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十八大以来,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不断扩大。一方面是约占少数民族1/5的人口进入城市,和其他民族一起居住、生活和工作,部分城市56个民族成分俱全;另一方面是随着民族地区的不断开放和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汉族与其他民族进入民族地区,2012-2017年间民族八省区共接待国内游客105.6亿人次;第三是随着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的发展,在重大项目建设、对口援助、教育支援等方面促进族际交往,如内地新疆(西藏)高中班、内地新疆中职班、民族高等院校等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族际通婚比例不断扩大,56个民族均与其他民族有跨族婚姻,其中有12个民族族际通婚率超过50%,回、满、蒙、苗等少数民族与50个以上民族保持通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跨境民族交流持续发展,我国充分发挥跨界民族多且语言文化与周边多个国家存在共性等特色,侧重做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工作,重在讲好中国民族团结的故事,展示中国民族工作的成就,向世界介绍民族工作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普及为突破口,扩大族际交往平台,破除族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通过大力开展“四个意识”教育,①促进族际之间的相互认同与共同心理、共有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多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不断增强国家公民意识,通过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促使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在一起,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
    (四) 网络空间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途径
    随着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互联网+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止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收集网民规模8.17亿。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民族地区网民也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除云南外其他民族省区互联网普及率均超过40%,新疆、青海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4.9%和54.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庞大的网民数量和不断丰富的互联网+应用,使得网络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并快速地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社区形态、社会关系及族群认同。[50]网络空间与民族及民族关系发生联系后,改变了各民族“三交”活动的原生态,带来了新形态。[31]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网络空间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少数民族文字“上网”人民网、新华网。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中,党和政府一方面支持国家主流媒体开通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如人民网在2013年实现了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7 种少数民族语言覆盖,另一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各类媒体建设。一方面,持续推进优秀广播电影电视作品的民族语译制工程。另一方面重视民族语言的网络文化建设,推行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数字化和上网工程,加强网上各民族文化内容供给和监管,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开发、各民族语言互译工具开发;建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机制与分布式保存体系。因势利导运用互联网传导信息、传播正能量,善于运用互联网把脉问政,运用互联网解疑释惑。制定规则,加强对互联网空间舆情的监测、预警与引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