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7:11:3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王延中 章昌平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毛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学习习近平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J] 党的文献,2017,(4):34-40. 〔2〕解永强,黄晓翠,王目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3):3-9. 〔3〕中共国家民委党组.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4,(15):13-15. 〔4〕马戎.旗帜不变,稳住阵脚,调整思路,务实改革——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解读[J].青海民族研究,2015,(02):82-90. 〔5〕格日勒图,金炳镐.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新时代民族工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01):12-15. 〔6〕马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3):132-135. 〔7〕张峰,田德鹏.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之理论渊源与三重思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03):20-24. 〔8〕邓新星.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的产生、内涵与意义[J].民族学刊,2017,(05):69-76. 〔9〕杨学平.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三维解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05):26-33. 〔10〕刘宝明.习近平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内涵和历史贡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05):1-9. 〔11〕穆殿春.新认识新理论新举措——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工作思想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6,(05):33-37. 〔12〕吴月刚,肖锐,金炳镐.试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体系[J].民族研究,2017,(06):12-22. 〔13〕王希恩.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民族工作的着力点[J].中国民族,2017,(Z1):64-65. 〔14〕孙懿.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方法论创新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02):134-140. 〔15〕郭培培.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领域意识形态建设浅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8,(02):7-11. 〔16〕乔智敏,杨旭,林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政策、制度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8(01):32-36. 〔17〕郝时远.民族区域自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了什么? [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2):5-13. 〔18〕王新红.逻辑·架构·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三个维度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02):21-25. 〔19〕王新红.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丰富和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1):1-5. 〔20〕王斌,曾昭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论略[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7,(03):80-84. 〔21〕刘荣.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中国民族工作的新趋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02):5-16. 〔22〕陈永亮.关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思考——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J]. 民族论坛,2014(12):71-74. 〔23〕杨须爱.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在新中国的发展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的思想轨迹[J]. 民族研究,2016(01):1-13. 〔24〕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等.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9,(02):35-46. 〔25〕姜永志,白红梅,李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及实现路径——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07):212-218. 〔26〕张立哲.新疆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在当地交往交流交融实证研究——基于广东、江苏、安徽等地的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18,(01):79-85. 〔27〕杨军.广西多民族杂居格局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动空间研究——广西民族区域自治60 年历史经验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18,(01):25-32. 〔28〕徐海鑫,项志杰.旅游对民族杂居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8,(03):42-46. 〔29〕陶砥. 新加坡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模式分析[J].民族学刊,2018,(04):50-57. 〔30〕袁淑玉,王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棋——为什么要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J].人民论坛,2017,(13):76-77. 〔31〕张立辉,赵野春,许华峰.网络空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5):14-17. 〔32〕杜娟.从文化涵化视角看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51-56. 〔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001) . 〔34〕陈晋.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7-11-30(007) . 〔35〕金民卿.重大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生逻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3):5-13. 〔36〕习近平谈扶贫[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09-30(007) . 〔37〕陈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 深入学习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7,(06):8-12. 〔38〕习近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08-26(001) . 〔39〕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001) . 〔40〕中央统战工作会议[EB/OL].(2015-05-25) [2019-5-20]. http://tyzx.people.cn/GB/372203/395653/index.html. 〔41〕沈桂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N].中国民族报,2018-06-15. 〔42〕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01):1-8. 〔43〕李占荣等.“中华民族”入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专家学者谈“中华民族”入宪[EB/OL].(2018-04-27)[2019-5-22].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80423639-1.htm. 〔4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7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情况[EB/OL].(2018-08-15)[2019-5-22].http://www.gov.cn/xinwen/201808/15/5313944/files/a0182850dccb49998471b5b3d584c279.pdf. 〔45〕宽带发展联盟.中国宽带普及状况报告第11 期(2018Q4) [EB/OL].(2019-05-29) [2019-6-1].http://www.chinabda.cn/class/19. 〔46〕王延中,丁赛.中国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48〕严耕.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6) [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9〕国家民委.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侧记[N].中国民族报,2016-01-08(001) . 〔50〕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 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应然价值观照
- 下一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宗教热点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