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葫芦的情结可谓是根深蒂固的喜爱。尤其是在古代,人们除了把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各种形态的器物以外,还会在葫芦生长期间就加以干预,使其按照古人所期望的样子生长,并将这种天然美与人工合为一体的葫芦器物,称之为匏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制匏工艺的日渐完善,匏器几乎出现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器皿到文房用具,乃至赏玩之物,都能见到匏器的身影。其中各种工艺精美、姿态横生的匏器,更是深受皇家喜爱。在清末太监信修明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而写的《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中,也曾写到慈禧对匏器喜爱有加: 太监魏珠是圣祖皇帝的宫殿太监。圣祖驾崩,写了立储之遗照。太监魏珠探听到消息,告诉了雍亲王。亲王说:你立了这么大功劳,我得怎样酬谢你呢?魏珠说:奴才不敢有奢望,但赏我一城就满足了。雍正皇帝即位,让魏珠当了北海团城的总管,以履行当年要赏他一城之诺言,实际上是要把软禁起来。 太监魏珠在团城里因为无事可管,就以种葫芦做为消遣。还制造了不少葫芦器物:如弦子、琵琶、匙箸、盘碗、算盘珠子、各种瓶、罐、鼎炉、陈设等。这些器物工艺精巧,上面又刻制了书画。后来慈禧太后看中了这些东西,放到了内库,陈设在西苑仪鸾殿内,以供赏玩。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国兵驻中南海,把这些葫芦掠走,运往德国了。珍贵文玩虽失,但团城却仍巍然立于北海桥头。
不过,也有人表示,信修明写的这个故事有可能是夸大事实了。一来,太监魏珠敢在主子面前邀功,绝对活腻味了。二来,每个太监都是在自己当差的范围里办事,那么以讹传讹的可能性就很大。但不管怎样,皇帝们对于葫芦器的喜爱却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还专门找了一个地方种植各种葫芦。在王世襄的《中国葫芦》一书中,就曾写到:
清宫艺匏始自康熙朝,种植之地在禁苑丰泽园,由内监司其事……康熙艺匏已达到极高水平,唯由弘历钟爱特深,以为形制浑朴,可胜金玉,自然扩大种植,无论质与量,均超越前代……
由此可见,匏器在清朝时期的受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其制匏工艺也被誉为宫廷艺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并将其大部分藏于故宫之中。而小编也在故宫博物院网站上找来了一些清朝时期的匏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老祖宗的精湛手艺吧~ 匏制蒜头瓶,高13.8cm,口径4.1cm,足径7.2cm 匏制勾莲纹壶,清,通高17.5cm,口径9.3cm,底径9.6cm 匏制福寿纹笔筒,高11.2cm,径6.4cm 匏制海棠式炉,高8cm,口径13.1-10.4cm,最大腹径16cm 匏制凸花纹盒,通高5.7cm,口径2.2cm 匏制饕餮纹炉,高10.4cm,口径16.7cm,足径15.8cm 匏制莲瓣纹瓶,高13.9cm,口径4.2 cm,最大腹径9.5cm,足径3.9 cm 匏制蕃莲螭纹盖罐,通高15.3cm,口径5.8cm,底径6.7cm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通高12.1cm 匏制“万邦协和”鼻烟壶,高5.1cm,口径1.2cm,底边长3.6c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