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青岛不怕水淹 是因为百年前德国人造的“良心下水道”吗

几乎每年雨季到来之时,一个网络段子就会在各大平台疯传:
    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没修别墅,没盖大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下水道给修了。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
    这个段子还有板有眼地说:下水道使用了百年,一些借口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建下水道的德国公司已不存在。经同德国联络,发现下水道旁边埋着油纸包,里面是下水道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当然,这个段子只是一个谣言。“油纸包”也被演绎成各种各样的“梗”,成为网友恶搞的原材料。
    遥想百年前,德国人的确在青岛修了下水道。
    那是1897年的事情了。那一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国趁机出兵占据胶州湾和青岛,并于次年强迫清廷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取得胶州湾99年的租期、铁路修筑权以及采矿权等。
    在那以后,青岛就成为德国的殖民地。
    德国人在青岛德国人居住区进行了一番经营。其中,就有总长约80公里的下水道建设。应该说,德国在青岛德国人居住区的下水道工程还颇为先进,实现了“雨污分流”。而上海最早在1923年,才开始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同时,这套排水系统的工艺水平极为先进,采用了独特的“V”字形水泥抹面陶瓷贴底的德式排水管,横断面80公分。不管多大的水流量,都能畅通无阻。
    我们常在美剧中看到,其排水管道极为宽敞,甚至成年人走在里面都绰绰有余。没错,德国制造的下水道,也几乎全是直径0.5米以上的大管道,有的地方也是能够让人行走的。
    应该说,德国在青岛德国人居住区建造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一部分保存至今,尚有约3公里,还在工作。这就是德国人“良心下水道”的来源。
    然而,德国人“良心下水道”,对于青岛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德国下水道在德国人居住区实现“雨污分流”,到了租界以外的居住区,就变成了“雨污合一”,统统排到华人居住区。于是,在德国人居住区,干净整洁,风光宜人,让人流连忘返;而在华人居住区,却常年污水横流,街上臭气熏天,以至于瘟疫传染病横行。

就这样,德国人这套排水系统将干净留给德国人,污水留给中国人,还真是“良心”下水道呢。
    那么,今天的青岛的确是很少有暴雨内涝现象,可以归功于德国人留下的下水道吗?
    显然不是。前面说过,德国下水道保存至今的不过3公里,在整个青岛排水系统中微不足道。实际上,青岛的防内涝成果,一方面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优势。

从地图上看,青岛三面环海,地势北高南低。雨水可以依靠水的自重力由高处排往低处,然后汇合到大海里。此外,青岛拥有良好的自然植被覆盖率,减轻了排涝负担。
    另一方面,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建造的排水系统。青岛吸取和承袭了德式排水系统科学的设计理念,广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规模改造、提升旧有管道,同时,建立了行之有效、有力的排水维护运行与防汛应急机制。
    这才是青岛不怕水淹的真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