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罗贯中所赐,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普及程度比其他朝代都要多一些。作为对刘备起步提供巨大帮助的人,陶谦也被一些三国迷所熟识,当然他出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手下擅杀了曹操的父亲,导致曹阿瞒举兵报复。 虽然《三国演义》源自于史料,内容情节上却有一定的夸张之处。比如后来的徐州刺史陶谦,他虽然无法同刘备、曹操相提并论,但是本身也不是什么窝囊颓废之辈,年轻时候的陶谦有实力有进取心。正是由此,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他能够让徐州治下的百姓有一方净土。 一、辞职就辞职 小时候的陶谦就是一个问题少年,史书上称其为“放浪乡里”。他的父亲做过一任县长,无奈早亡。失去管教的陶谦就是肆无忌惮,最喜欢拿布扯成战旗,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打仗。 曾经做过苍梧太守的甘太公也不知看上陶谦哪一点,与之稍微谈了几句就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女儿嫁给了他,并且逢人便夸自己的女婿相貌不凡,将来定有大作为。结婚后的陶谦才开始喜欢上了学习,考上了诸生,又在举孝廉中担任舒县县令。 当时舒县的上级是太守张磐,张太守的管理风格就是说一不二,非常之强硬,底下的官僚们都很怕他。因为张磐与陶谦父亲是老朋友,故对陶谦很照顾。每当陶县令到郡里开会请示工作,张太守都不忘留世侄在家中小酌几杯。 这张磐有个爱好,只要喝高兴了就喜欢在屋中跳舞,自己跳也就罢了,还喜欢拉着旁人一起来跳。你让陶谦扯着布玩打仗还行,让他跳舞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几次宴会下来,陶谦的牛脾气就上来了。 有一次张磐又拉陶县令跳舞,陶谦杵在原地一动不动。张太守有些不高兴,借着酒劲问他:“你真的不跳吗?” “不跳,我受不了这般戏弄。” 张太守的脸面当场就挂不住了。 张磐本来就是那种说一不二的人物,看到有人不顺从自己非常生气,于是命令手下搜集陶谦的黑材料。这一搜集不要紧,越调查越发现自己这个侄子是个好官。陶谦得知张磐在调查自己,主动递上辞职信。 虽然官没了,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陶谦赢得了不阿谀权贵的名声,享誉天下。 二、再次起家 汉末中平二年,西部的羌人叛乱,皇帝命令皇甫嵩出征平叛。皇甫嵩手下无人,于是想起了名声在外的陶谦,并征召他出山。 陶谦成为军队中的杨武校尉,一起讨伐羌人叛乱。在征战的过程中,皇甫嵩领导军队多次大败羌人,陶谦在军中也累获战功。 后来因为皇甫嵩得罪了宫内的宦官,被撤销领导职务。朝廷另派司空张温接手前线战事,陶谦本身能力出众,不仅之前得到皇甫嵩的赏识,而且还让后来的张温颇为倚重。 司空位列三公,主要掌管土木营建的事情,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张温非常佩服陶谦的能力,在日常交往中很是客气。有了司空的提点,陶谦以后的仕途发展想必会非常顺利。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抓紧机会,因为能得到司空这样高级别领导的赏识意味着拥有了一个远大光明的前途。 但陶谦没有这么做,他在工作中虽然和张司空走的很近,但在私下里却与其保持着距离。因为张温名气很大,又位列三公,可是司空这个位置却是花钱买来的。在汉代桓灵二帝时期买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让陶谦很是看不起。 三、再次得罪人 西羌终于被平定,参与此次平叛的张温召开庆功宴款待坐下的将领,因为他想重用陶谦,特意让陶谦代表自己向各位将领敬酒。这本来是一个好机会,可是陶谦因为看不起张温,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不仅敬酒不积极,而且还借着酒疯撒泼打滚讽刺张温。 这样就让张温很生气了,后者找了一个借口将陶谦发配到了边疆。毕竟陶谦是司空亲自培养出来的人,有人劝说张温别和晚辈一般见识,而且压制陶谦的事情传出去也好说不好听,让人觉得司空心眼太小。 张温听了劝,命人把陶谦调回来,只要双方握手言,两边的脸面都能得到保全。 为了预防那个二愣子犯撅,张温的幕僚提前和陶谦打好招呼,要求陶谦多说些好话,要感谢领导,深刻检讨自己的错误,陶谦满口答应了。幕僚回到张温处,说:“陶谦知道自己的错误了,等他入京向天子谢恩之后,一定会到司空府上请罪的。” 谁知,陶谦进京之后压根就没有搭理张温。过了几日,张温在皇宫前偶遇陶谦,大家以为陶谦会主动上前解释,谁知陶谦见面之后就说:“我是来感谢朝廷的,和张司空又有什么关系。” 张温气得不轻,可是当着别人又不好发作,只能无奈地说:“你这发痴的毛病就不能好好改改吗?!” 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张温比张磐的气量要大得多,他邀请陶谦在家中喝酒,陶谦当着别人不好拒绝只得勉强答应。在司空府的酒桌上,二人握手言和,这段风波才算过去。 陶谦的耿直为自己赢得很好的清誉,他的能力在汉末那帮买官的庸人中间脱颖而出。在后来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陶谦先后任幽州、徐州刺史,在管理地方的工作中能够顾惜百姓艰辛,重视农桑发展,大力挖掘人才,让徐州远离中原战乱,在东汉末年的纷争中开辟一片世间少见的和谐净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