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水浒传》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古代经典名着,随着新版电视剧的热播,梁山好汉的形象又一次鲜活地走进了千家万户。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水浒传》中的大部分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但也有一些人和事在历史上确有存在或有原型,这在当时以及后世的一些史料中都能找到影子。那么水浒传中的故事都是符合历史的吗?里面的人物都如历史所说的那样的吗?让我们来看看《水浒传》背后的真实历史是怎么样的。 高俅其人:并不像小说中那么坏 高俅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奸臣,他溜须拍马不学无术,无恶不作陷害忠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被他害得家破人亡。历史上的高俅果真如此吗?我们翻开《宋史》,发现了一个令人疑惑之处:《宋史》中竟然没有高俅的传记,不论是正面人物,还是佞幸、奸臣的传中都没有他,只是在其他人的传中偶尔提到他的名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信息,高俅可能并非像小说中描绘的那样卑鄙,地位也没有那么显赫。 真实的高俅究竟如何呢?据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录》中记载:“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挥麈录》是南宋中期的一部史料笔记,全书主要记载了南、北宋之交朝野各方面的情况,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其资料来源大多得自当时的文献以及撰者亲友的口述,问世之初就得到了一些学者的称道,被官私史书屡加征引,是宋代史料笔记中的上乘之作。 王明清对高俅早年身世的描述与《水浒传》中相差无几,《水浒传》中说他“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颇能诗书词赋”,《挥麈录》中说其“草札颇工”,意思是文字功底很好,所以做了东坡先生的“小史(秘书或书童)”。后来苏轼因外放任职,将高俅推荐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这与小说中的描写也是大同小异。王晋卿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不仅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宋徽宗)的姑夫,还是当时有名的词人和丹青书法高手,与大画家端王关系密切。高俅就是通过王晋卿与端王扯上关系的。据《挥麈后录》记录,一次上朝时,端王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晋卿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然后随口夸了篦子刀的样式灵巧。王晋卿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端王正在园中踢球,高俅不禁技痒,下场与端王对踢,他使出浑身解数,将球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端王大喜,便将高俅留在身边,后来端王即位,是为宋徽宗,高俅从此发迹。那么,高俅在宋徽宗手下担任过什么职务呢?对于此事,《宋史·徽宗本纪》中有两条极为简略的记载,“(政和)七年(1117年)春正月庚子,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宣和四年)(1122年)五月壬戌,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可见,历史上高俅的官职与小说中也大体相似,都是朝廷中高居庙堂的高级武官。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其实是个颇念旧情的人,据说他发迹后,对老主人苏轼一家照顾颇周,《挥麈录》中是这样说的:“然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靖康初年,金人入侵中原,高俅随驾至临淮,后以疾辞归京师,据《宋史·钦宗本纪》记载:“(靖康)元年五月己卯,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高俅最后死于家中,也算善终。纵观高俅一生,以幸臣而列显位,虽不似蔡京、童贯等人那样罪恶累累,但也的确乏政绩可陈,这大概就是《宋史》不为其立传,其他史籍对其记述也都寥寥无几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