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人物简介:赵家骧(1910年-1958年8月23日),字大伟,河南汲县(现河南省卫辉市)人。于是当吴佩孚在洛阳招收幼年兵时,他便未经家庭允许,报名应考。 赵的曾祖父曾辅佐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战死军中。父母亲都是河南望族,其父赵筱泉通儒硕学,精通书画,曾著《淹雅楼诗文集》和《金石考证》上百万言。他的童年生活具备传统中国乡绅家庭的规范,当然也少不了基本的文化薰陶。就读河南汲县两等小学校、中华大学河南分校中学部、省立第二中学,与同龄的孩子一样,赵亦憧憬军旅生活。 赵家骧在河南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期间投笔从戎,考入洛阳幼年兵学校,后转入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学习,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毕业。1930年,年仅20岁的赵家骧任晋军第27师少校营长。 九一八事变后,长城抗战爆发,日军攻占冷口。赵家骧率所属官兵以大刀队肉搏猛攻,击败日军夺回冷口。3月12日古北口失陷,赵再率官兵冲锋陷阵,组织大刀队近战夜袭与日军展开贴身之白刃格斗,在古北口重创日军。该营第一连战至最后仅生还三人,赵家骧亦负伤送北平协和医院救治。诗情满怀的赵家骧曾赋诗一首,痛悼阵亡战友: 堪叹龙蛇有屈伸,十年志愿误因循。 深宵望月长城下,痛哭一声动鬼神。 1938年武汉保卫战期间,毕业于陆军大学(黄埔系)十四期、已是第11军团参谋长的赵家骧,代替军团长李延年,率四个师守备田家镇要塞,与进犯日军激战。当时,日军有军舰飞机火力助战,攻势凶猛。28岁的赵家骧率部与敌军苦战十九日之久,为武汉的军政机关及工厂学校的转移西迁赢得了宝贵时间。在田家镇守备战中,赵家骧虽初次指挥大兵团作战,但是他指挥缜密镇定,以孤军独当日军优势兵力,重创日军主力第6师团,受到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表彰。他曾赋诗《田家镇夜泊》,记录了他战时的心情: 两三星火田家镇,锁钥西南半壁山。 霸越沼吴应有日,等闲莫使鬓毛斑。 继率第11军团第2军、第79军在鄂南阳新、咸宁地区与日军周旋、率第2军、第37军及104师、第156师,逐次阻截日军的疯狂南侵。 之后,赵家骧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昆仑关战役、枣宜会战等。 日军占领湖北宜昌后,不断对大后方重庆进行袭扰。1942年10月6日,赵家骧率第9师、新编第33师、第76师猛攻宜昌。他派出五十名勇士组成决死队,于夜晚乘小船突入宜昌,毙敌几百人后固守葛洲坝。赵家骧指挥三个突击营连克日军多处据点,在离日军第13师团司令部不到一千米激战中,日军残暴地施放毒气,并以飞机疯狂轰炸,三个突击营伤亡惨重,被迫撤出宜昌,决死队五十名勇士全体殉国。赵家骧赋诗缅怀其壮烈: 五十短兵真壮士,轻舟直袭夜宜昌。 自由火燃葛洲坝,终古江流哭国殇。 1943年春,赵家骧调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一厅第三处处长,主持抗日战争全盘军事战略之策划。是年2月,中国赴缅远征军司令部组成,赵家骧兼任中印缅战区副参谋长。1944年1月,中美成立高级参谋研究训练班,赵家骧与美军魏德迈将军共主其事,实际主持班务工作,与美军顾问团沟通盟军对日作战战略战术思想,培训参谋人材。这一年,赵家骧只有34岁。他结合中国军队实情,大幅度修改了美军利文沃思参谋大学的训练教材,先后培训校官4000多人、将官400多人,他们在中国远征军中起到磐石作用,迅速改变了中国军队战术落后状况,中缅战场敌我伤亡比例由1:7降至2:3。 修改教材被本校指定为必修课程,军委会要求各军校保括陆军大学来校观摩,该训练班被盟军称为中国小利文沃思参谋大学。盟军连续授受予他银星、功绩、总统自由等勋章。 赵家骧被中央社记者陈香梅小姐誉为“满腹经纶,儒雅风度”,是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他的儒将之誉由此名扬四方。 1944年9月,赵家骧出任由新5军、新6军、第8军三支王牌军组建的中国第一支现代化大部队“第5集团军参谋长”,(总司令杜聿明将军)。上任后,及时训练了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旋兼任中国军事中心昆明防卫司令部中将参谋长。极积准备向日军大反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