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田弘毅,日本第32任首相。1878年2月14日生于筑前福冈那珂郡锻冶町一个石匠家庭,190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系,1906年以第一名通过外交官、领事官考试,1907年常驻清国,1929年作为帝国代表出席第十次国际联盟大会。1933年任斋藤实内阁外相,1934年任冈田内阁外相,1936年任首相兼外相,1937年2月总辞职,6月,任第一次近卫内阁外相。1940年任米内光政内阁参议。 广田弘毅从1933年9月至1936年2月、1937年6月至1938年5月两度担任外相,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担任日本首相。在其担任外相和首相期间,先后发生了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对人类的和平和安全犯下了滔天罪行。 中国东北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扶植傀儡皇帝溥仪建立所谓的“满洲国”后,开始向华北伸出侵略之手,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反抗,广田弘毅在种背景下出任新外相。广田弘毅实际上是积极主张对华侵略的,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深谙外交之道的资深外交官。因而,广田弘毅尽心尽力为法西斯侵略者出谋划策,采用对中国人民反抗的巧妙外交手段来实现最终的侵略目的。前外相内田康哉奉行“焦土外交”的政策,让日本政府正式承认了“满洲国”并退出了国际联盟,获得了短期目标的完成。广田弘毅上任伊始就以和平使者的形象承诺,“在我充任外相期内,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并且宣布实行“协和外交”。 他这样做实质并不是出于维护和平的好心,而是维护在华既得侵略权益,巩固“战果”,同时,获得国际社会的谅解,改变日本在国际上的孤立状况。在1933年10月召开的“五相会议”上,广田弘毅推出“协和外交”的主要举措,他力主加强与“满洲国”政权的关系,同时对外表示日本将致力于改善与各主要国家的友好关系,尤其是因九一八事变而交恶的对华、对苏以及对美等国关系。广田弘毅宣称“在国际关系中,以世界和平为宗旨,并以外交手段贯彻中国之方针”。他的主张被采纳,并形成了指导外交策略的文件。 广田弘毅在与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合议后,最终提出了一个“对华三原则”“广田三原则”实质就是要求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接受日本的侵略“提携”,承认日本对华北的权益,并要最终承认“满洲国”存在的“合法性”。 日本右翼军人于1936年2月举行暴动。暴动平息后,首相冈田启介辞职,广田出任新一届内阁的总理大臣。不久,日本内阁恢复了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以广田上台组阁为标志,以天皇和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体制在日本建立起来。 广田于1937年1月辞职,同年6月出任第一次近卫文内阁的外相。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广田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是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谋之一。 1940年,广田参加了决定第二次近卫文组阁的重臣会议,由此进入国家“重臣”之列。对于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挑选东条英机担任首相和发动太平洋战争,广田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日本面临战败之时,广田曾与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秘密会谈,力图争取对日本有利的投降条件,但未能成功。1945年12月,广田弘毅被驻日盟军逮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