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促使韩国民众将选票投给了文在寅? 按照原定计划,韩国将于2017年12月举行第19届总统选举。 2016年12月15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文在寅宣布参选第19届韩国总统。当被问及对在韩部署萨德的态度时,文在寅表示:“在当前政治形势下部署萨德系统并不合适,部署问题应推迟至下届总统任内处理,应以外交手段推动重新考虑部署萨德。” 本届大选的拉票活动时间有限,但产生了许多政治学上的争议。最典型的例子是韩国选民终于打破了“两强争霸格局”。一般来说,韩国大选的基本框架为两位候选人和两党间的意识形态竞争,而最终反复出现由保守政党或进步政党交替的结构。然而,本届大选活动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形态,即五位主力候选人在“1强(文)2中(洪、安)2弱(刘、沈)”的框架下,没有中途放弃、没有候选人之间形成单一化,都最后完成了大选竞赛。这在韩国政治上是史无前例的,既不是意识形态竞争,也不是人物竞争,而是一场新的选举形态。 但拉票活动当中形成了“挺文对反文”格局,依然出现了牵制与负面攻击等旧态政治的标志。由此,韩国国内产生了一种“选择不是最佳的,而是次恶的”异常现象,支持保守倾向的选民,尽管对保守政党及其候选人感到深深的失望,但还是不愿文在寅当总统,因此选择洪准杓或安哲秀,试图阻止文在寅当选。其结果,支持率相对低的候选人也不能放弃大选,坚持牵制文在寅。由此,竞选初期形成的“文对安”两强争霸格局被打破,文在寅能够在相当高的支持率下比较容易当选。 除此之外,韩国政治的最大问题“地域主义政治”,也终于被打破了。文在寅在岭南(保守)和湖南(进步)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与洪准杓和安哲秀的竞赛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成为第一次在全国受欢迎的总统。 最后,除了60岁以上年龄层外,文在寅在全年龄层取得了胜利。具体来讲,文在寅在20岁以上获得47.6%支持率、30岁以上获得56.9%以及40岁以上获得52.4%,都保持了较高的支持率,而早在18代大选中作为核心变量的50岁以上选民中,文在寅的支持率占36.9%,压倒了洪准杓的26.8%。这种现象起因于韩国年轻人注重就业问题,以及要求新政府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而中壮年层渴望改革数十年之久的弊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