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揭秘1910年哈尔滨瘟疫:单日死亡200余人(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探寻病源之谜:

猎杀旱獭的

天灾人祸

伍连德以一己之力在许多情况懵懂无知的条件下,凭借着经验和智慧战胜了鼠疫灾难。然而,人们对这场瘟疫的疑问还没有结束。

如果伍连德的推测是正确的,即本地的老鼠并没有携带病菌,那么这场疫情从何而来?伍连德也迫切地希望知道答案。

哈尔滨的鼠疫被控制以后,1911年7月,伍连德参加了中俄联合考察队,到满洲里与西伯利亚及蒙古交界地一带实地考察。研究的结果证实,这一场灾难的第一个链条在旱獭。

旱獭,即土拨鼠,是啮齿类鼠族动物。不过,旱獭携带病菌是天灾,但导致大规模传染的却是人祸。因为旱獭皮可冒充假貂皮,于是,便有很多人争相前往西伯利亚一代捕捉旱獭赚钱。当时,正逢山东、直隶连年遭灾,大批流民北上闯关东,许多毫无捕猎经验的关内劳工也加入了猎獭的队伍。自然界中生活的旱獭,有其天然的防卫本能,一旦染上鼠疫就会因失明而行动迟缓,并被同类逐出巢穴。有经验的猎人绝对不会捕获这样的染病旱獭,但流浪的苦力们在无知的情况下,不但加以猎杀,还会煮食旱獭肉,由此开始了鼠疫传播的链条。哈尔滨的第一例疫情报告,正是两名捕猎旱獭的华工。

其实在1910年之前,由旱獭引起的鼠疫每年都有,不过俄罗斯远东地区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猎人们居住的环境简陋,且多人聚居,门窗紧闭,这才逐渐导致了鼠疫的流行。

此后,伍连德又通过实验证实了他之前的推测:旱獭之间可以不经过跳蚤这个媒介,而是通过空气传播鼠疫杆菌,也证明了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直接传播病菌。

1935年伍连德因为这个发现被推举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