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解密:日本明治维新是如何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读]“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乎有富强之势。

——黄遵宪

19世纪70至9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世界进入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由此,西方强国以先驱者姿态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中国沦为被猎取、被宰割的对象。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经过维新改革,很快拔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淖,走向强盛……

激变中的纷纭世界

18世纪60年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代。正是从这一时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封建主义的城堡开始土崩瓦解,人类文明迈入新纪元。

不列颠的蒸汽机加速了整个世界的运转,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历经七八十年时间后,到了19世纪30--40年代,法、美、德等国相继完成了自身的技术革命。

这些最先以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国家,开始了以强国角色在世界大舞台上的表演。对于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使他们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世界版图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给尚处在封建时代末期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深重灾难。

又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入20世纪。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俄等已经渐次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先驱列宁曾就两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做出过这样的分析:

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

明治天皇

这一变化体现在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掠夺方式上,就是资本输出取代了商品输出并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向落后的国家与地区输出“剩余”资本并直接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劳动力,进行生产,以榨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同样是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国家,因为工业革命的程度不同,进而导致各自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他们在殖民地的争夺上异常激烈。

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美国、德国工业水平迅速发展,很快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但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格局尚未被打破。这些新老列强一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了19世纪末期,美洲和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他们攫取的目光转向了亚洲。

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朝鲜和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猎物。

在对中国进行的争夺战中,来自欧洲的两个列强,英国和俄国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

19世纪的最后10年里,英国占据了列强侵华集团的头把交椅。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不但控制了中国近70%的对外贸易,而且割占了香港,并将长江流域作为其势力范围,妄图进一步独占中国。

作为中国北方邻邦的沙俄,也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勘界协议等手段强占了中国西北和东北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通过移民、修铁路等手段扩展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又将触角伸向朝鲜。

在英俄争霸中国的过程中,其他列强也力争为本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法国占领越南后,企图以越南为跳板,进占中国领土。

早在咸丰年间,法国就出兵侵占了中国南方邻邦越南的南部地区。同治元年(1862)又强迫越南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西贡条约》,割占了南圻。膨胀的野心没有令法国得到满足,又在同治十二年(1873),计划侵占越南北部的河内地区。

光绪六年(1880),刚刚上任的法国内阁总理茹费理派兵增援越南法军。到光绪八年(1882),法军攻陷了河内,再往前就是红河,而对岸就是中国的云南,法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资本主义新贵德国也不甘寂寞,将国内生产的武器大量销往中国,同时也想方设法扩大对华贸易。当英、法、俄等国为在华利益争执不休的时候,德国趁火打劫,企图进占厦门,欲将其作为战略基地。

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后来居上。在其他列强获得大量在华利益时,美国通过“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坐收渔利,占得了属于本国的在华势力。

就在西方众列强疯狂抢占在华利益时,他们的一个强劲对手正在中国的东方崛起,那就是——日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