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假设历史•美国不投原子弹日本会顽抗到底吗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凤凰历史 伊斯坎德尔 参加讨论

    今天,很多人都觉得是美国人的两颗原子弹逼迫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日本人的死忠对象只是天皇
    一直以来日本这个国家都在中国饱受争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的残忍行为。不过就算是最仇恨日本的青年,也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死战意识确实无比顽强,其意志力之强确实是世界军人的模范了。
    
    旧日本军队军人
    但是俗话说得好“蝼蚁尚且贪生”,求生是每一种动物的最大本能,日本人不可能没有。那么日本是如何让自己的士兵变得如此悍不畏死的呢?
    这个原理并不难--那便是从小的军国主义教育。而从心理学来讲当一个人长期接受一个固定来源的单一思维之后,哪怕日后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真相,也会因为定式思维的影响从而下意识的将其从大脑中“剔除”。而日本人在1931年就正式提出了“思想国防”,1937年更是成立了教育审议会。审议会从“建立东亚新秩序”为核心思维出发,要求教育界以此为指南,并结合当时日本的国内外形势作为日本教育的基石。
    这其实也是所有军国主义的共同点,但是日本又和其他类型的军国主义不同,因为日本有着自己特色的神道教系统。
    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将神道教定位国教,用宗教的力量统御日本人。因此从1868年日本宣布“祭政一致”开始一直到1945年战败为止,这接近80年的时间里的日本被一些学者称之为“国家神道时期”。而复古王道是国家神道的直接理论源泉。其将记纪奉为神典,宣扬日本是“皇族天照大神肇造之国”,而天皇更是“万世一系”的“神裔”。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政教合一制度。
    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这套系统给了日军以一流的战斗意志的同时也将天皇本人形象升华了,在民众心中天皇已经不是个“人类”而是一位“神邸”。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天皇宣布投降的时候,一听到天皇那老迈绵软的“人间”声音,民众的自信一下子就奔溃了。
    天皇本人无意死战只希望维持天皇制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也就是天皇本人是否愿意“玉碎”呢?
    事实上天皇裕仁对战争前景进行了反复思考。1944年1月4日,他告诉木户,一方面,为了国家的荣誉,他希望将战争进行到底,另一方面,为了国家的生存,他希望要为战败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木户很快在1月6日提出一份备忘录,强调日本一定要避免在战败时出现诸如意大利的巴多里奥政府,日本政府始终要服从天皇的命令,寻找一条通往和平的途径。他撤换越来越不得人心的东条内阁,由继任的内阁根据天皇的指示,统一统治集团内部的意见,完成实现和平的特殊使命。木户认为:“我方只有大大让步,敌方才会接受”。
    
    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
    随着太平洋战场被美军连续击败,战火已经逼近了日本本土,更加糟糕的是苏联人也趁火打劫宣布将在三个月内对日宣战。在败局已定的前提下,天皇本人也表示了自己的底线--天皇制度本身必须留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决定“以战促和”。1945年3月内阁就拟定了一个《和平交涉纲要》,纲要强调“维护国体是绝对的,一步也不能退让。”不过这个梦想随着冲绳战役的失败而彻底破产了。更为糟糕的是欧洲战场的大局已定,墨索里尼暴尸街头,而希特勒更是以自杀来防止自己受到公开审判的羞辱。
    
    裕仁天皇
    在正面战场已经彻底无望的前提下,日本开始积极寻求外交手段来达到“体面的投降”。为此日本在瑞士、瑞典和葡萄牙等欧洲中立国通过各种渠道同美、英接触,互相摸底并讨价还价。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日本驻瑞士的外交官同美国战略情报局及欧洲负责人艾伦·杜勒斯关于日本投降条件的交易。日方提出的条件是:要求同盟国改变无条件投降政策:天皇制不得废除;满洲由国际共管;朝鲜和台湾仍归日本统治。
    那么当时的美国人是否要将天皇制逼入死地呢?
    杜勒斯将日本的条件报告华盛顿当局,并把美国的想法转告日本官员。虽然美国希望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并使之不受侵犯,但是由于苏、中等国表异议所以不能以书面形式承担这一义务。他们只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日本投降,天皇制应该维持下去,但宪法应当修改。杜勒斯还表示,如果日本在苏联参战之前还不开始同美国谈判,那末它想缔结妥协性和约的意图就要落空。
    苏联人是日本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被美国变相拒绝之后日本将目光瞄准了在法律上尚未正式和日本交战的苏联。东乡外相于21日夜间电令佐藤通知苏联政府,“近卫特派使者的使命,是奉天皇意旨,请求苏联尽力斡旋和平,以结束战争,面陈有关这一问题的具体意图,同时商谈包括建立战时及战后作为帝国外交基础的日苏合作关系事宜”。他另电指示佐藤:“我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接受无条件投降……如果敌人一定要求无条件投降,则我们只有全国一致,共同对敌。但为仰体圣意,避免发生上述情况,故请苏联斡旋,以寻求并非敌人所谓无条件投降的和平。”
    
    被原子弹攻击后的广岛
    美军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并未收到迫使日本当局立即投降的效果。军部竭力封锁来自广岛的消息,反对东乡外相关于讨论结束战争的建议。从6日到8日,战争最高指导会议都未开会讨论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后的对策。只有东乡外相于8日下午向裕仁天皇面奏了美国在广岛投掷原子弹的情况。天皇面谕:“敌方既然已经使用这种武器,继续进行战争更加不可能了。为争取有利条件,不能丧失结束战争的时机。条件还可以进行协商。应该努力争取尽快结束战争。”可见尽管局势危殆,时机紧迫,裕仁天皇还要指示进行讨价还价,争取更有利的条件。
    此时日本统治集团的目光仍然集中注视着莫斯科的动向,对苏联政府在最后一刻同意出面斡旋抱着一厢情愿的幻想。但是8月8日苏联却发表对日宣战声明,这给数月以来一直盼望苏联出面调停的日本统治集团当头一棒,使其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
    8月9日,远东百万苏军兵分三路,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强大攻势,随即又向朝鲜北部和库页岛进军。兵力早已被太平洋战场弄的十分空虚的日本关东军迅速溃败。
    
    进入东北地区的苏军
    而在苏联宣战后,主和派就认为只有接受公告才能有希望挽回天皇制了。而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亲自拍板决定的方案是:“日本政府根据这样的理解--在上月26日的三国联合公告所列举的条件中不包括改变天皇统治国家大权的要求,而接受这个公告。”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于8月11日代表同盟国答复日本“自投降之时刻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即须听从于盟国最高司令官”,“按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的最后形式由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确定之”。
    天皇制度保留与否才是玉碎与否的关键
    而美国方面,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目睹曾在太平洋战场各地拼死抵抗,使美军付出重大代价的日军,俯首贴耳地服从天皇的命令,迅速解除武装,让美军顺利进占日本,从而感到“天皇(结束战争的功劳)是胜过20个机械化师团的力量”。对此他对天皇礼遇有加不说。在天皇表示愿意承担一切战争责任时候,还表示“这一责任显然不应由天皇来担负”,而且“占领的成功,有赖于天皇的真诚协助和影响力之处甚多”。
    现在我们能够得出结论了,答案是不会的。日本人不是因为原子弹才投降的,而苏联人的宣战也只是让日本失去最后的谈判筹码而已。日本人玉碎与否真正的决策者是天皇本人,所以日本会不会玉碎取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的“国体”,也就是天皇制度是否还能得到保留。
    
    麦克阿瑟
    而麦克阿瑟作为一个将军第一优先考虑的是自己士兵的生命。当时日本虽然连续战败,但是我们看战后的人口结构便知道日本并没有像德国那样一代青年都打残废。如果真的“一亿玉碎”,那么美军虽然能赢,但是无疑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盟军的估计这个数字超过百万,这是美国人无法承受的。而正是所谓“一亿玉碎”才是日本失去所有谈判筹码之后,最后一张让盟军忌惮的底牌。
    只要保留天皇制度,日本便不会顽抗到底了。因此,我们也就不难想象,盟军为何要做出后来的选择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