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清代边疆史研究刍议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清史研究》 马大正 参加讨论

中国的边疆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当我们论说历史上边疆问题时,应考虑如下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首先是指与当代中国边界相连接的省区,其次则是以此为基础上溯古代,参照历代封建王朝边疆的实际状况予以综合考察。这就是说,当代中国边疆不能与古代中国边疆简单地划上等号,中国古代疆域呈现稳定性与波动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中国历史疆域是在清朝得以正式奠定,这是确定一无误的。
    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文治武功,在秦、汉、隋、唐、元、明诸朝疆域基础上,形成了清代的辽阔疆域:
    西起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帕米尔高原,接中亚细亚;
    东濒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库页岛、台湾及附属岛屿都属中国固有领土;
    北抵戈尔诺阿尔泰、萨彦岭、外兴安岭至鄂霍次克海;
    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西南达喜玛拉雅山脉,包括拉达克。
    在此范围内,陆地总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至鸦片战争发生时,全国各民族人口已达4.1亿。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如此辽阔的国土上,世代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生息繁衍、勤奋劳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
    进入19世纪,世界上大大小小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蜂涌而入,在百年时间内竟掠夺和宰割了34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被印度占领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神圣领土。340多万平方公里!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奋斗创造的中国历史疆域,仅仅一个世纪,就丢掉了四分之一。
    近代的中国,是充满灾难、仇恨和屈辱的黑暗时代,同时又是反抗、奋斗、英雄辈出的时代。
    清代边疆史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不仅要把这开拓与丢失疆土的历史,同时还要把生活在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劳动、奋斗的历史昭示于世人。
    清代边疆史是中国边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中国边疆史的丰富内涵,我曾在为刘宏煊《中国疆域史》(注:武汉出版社,1995年。)一书所作序中列举了十二个方面,兹重述如次:
    1.中国古代疆域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近代边疆和边界的理论认识。
    3.中国疆域发展规律的理论探讨,包括中国历史上独特的统一与分裂现象的理论分析;
    4.中国疆域发展的历程、阶段和特点;
    5.中国历史疆域的行政建制;
    6.中国历代王朝的治边政策;
    7.中国历代王朝的边防政策;
    8.中国历代王朝对陆疆和海疆的经营和开发;
    9.历史上边疆民族和他们所建立政权的治边业绩;
    10.帝国主义侵华与中国近代疆域的变迁;
    11.世界历史上文明古国疆域变迁的比较研究;
    12.中国疆域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上述十二个方面虽然是从中国边疆史全局出发,但对于清代边疆史研究的选题也应该有参咨价值的。
    当然,诸如清代的边疆移民研究、清代的边疆探察研究、清代的藩属研究、清代的边吏研究、清代的边疆社区研究、清代边疆的相关周邻境外地区研究等等,都是研究中应予以特别关注的。
    为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也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贴近现实,清代边疆史研究要实现新的突破,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下大力气发掘新资料。
    资料是研究工作赖以开展和深入的基础,史学研究离开资料的积累,将成为无源之水,寸步难行。清代边疆史的基本资料依类别分至少有以下六大类:政书体资料,《实录》与《方略》,档案资料,奏议和文集,地方志资料,清人著述。上述六类基本资料的概况,在马汝珩教授与我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一书的导论中已有评述,在此不再赘述。(注:参阅《清代的边疆政策》,第1-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档案,则是清史研究,当然也包括清代边疆史研究众多资料中的重中之重。本世纪以来,几代学人为发掘、整理清代档案做了艰辛努力,取得了世界性声誉!但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档案仍然是一项亟待开发的宝藏。近20年来,《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乾隆朝上谕档》、《光绪朝上谕档》和《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等等大型档案文献汇编相继出版,使清史研究者欣喜之余又一时大有难以利用消化之感慨!同时,一本又一本涉及边疆地区民族、政治、军事、经济的专题的档案选编也不断呈献于读者面前,仅以我个人参与的《满文土尔扈特档案译编》(注:民族出版社,1988年。)、《清代西迁新疆察哈尔蒙古满文档案译编》(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年。)而言,档案文献所提供的丰富史实,对于研究的细化和深入大有裨益。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屯垦戍边和18世纪70年代的土尔扈特自伏尔加河东返故土定居新疆,都是当时的大事,也是当代史学家关注的研究热点问题。但如果离开了档案文献,特别是满文档案,上述两次历史事件研究就显得单薄和苍白。(注:可参阅拙著:《渥巴锡论-兼论清朝政府的民族统治政策》,载《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第265-29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清代西迁新疆之察哈尔蒙古的史料与历史》,《民族研究》1994年4期。)同样我们从《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中可找到更多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清朝对准噶尔部噶尔丹战争过程的细节记载。该书收录的诸如《在乌兰布通地方大败噶尔丹之歌》(第4296件)、《在克鲁伦地方清扫噶尔丹之歌》(第4297件)、《喀尔喀归附天朝之歌》(第4294件)等更是其他史籍中所从未记载的。基于此,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正在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密切合作,进行一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录副奏折边疆史料目录》的编选和汉译浩大工程。满文录副奏折是有关地方官员奏折经皇帝批阅后由军机处抄录留存的副件。清政府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是雍正八年设立的中枢机构。现存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约18万件,始于雍正八年,迄止宣统三年。有清一代,边疆地区的军政大员均由满蒙官员担任,如西藏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叶尔羌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归化城都统、黑龙江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墨尔根城副都统、吉林将军、三姓副都统、盛京将军等等,这些官员奏报各地军政事务奏折多用满文撰写,皇帝的“朱批”、“上谕”也用满文书写。因此,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涉及到边疆问题的文件数量众多,估计有12万件左右。这些档案涉及内容十分丰富,有关边疆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宗教以及外交方面的问题都有所反映。此项工程1997年已基本完成编选、汉译和排校,预计1998年可以列入出版计划。这实际上只是预拟的全部工程的第一步,第二步工作则是从约占有关边疆的12万件满文档案半数的新疆地区档案中,按已编成的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土尔扈特蒙古回归故土档案汇编之例,依专题编选档案汇编,汉译出版。可以预计,当这一工程全部完成之时,将大大丰富清代边疆史资料的底蕴,此为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