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16岁少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 留遗书请母亲战场寻尸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羊城晚报 刘珊 参加讨论

丁公量,浙江省定海县人。生于1921年,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历任新四军教导总队锄奸干事,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特派员,新四军教导总队特派员,经历过皖南事变。
    见到丁老时,他端坐在椅子里,手边一壶茶,95岁的老人,精神铄然。“你们事先看过我的资料吗,准备好没有?”他轻声问道,举手投足间仿佛还能看见当年运筹帷幄、冷静执着的那个勇士。
    上海学生“造路”请愿
    1936年,一群上海学生集结起来,为声援“一二九”运动赴南京请愿。丁公量说,“当时国民政府不愿让我们去,他们不让司机出家门,这样就没人开车,还把铁轨拆除了部分丢到路边,这样没法坐火车。”
    但学生的热情丝毫未减,上海交大懂行的同学把铁轨拉回来重新修复,由学生自己开车上路,“那时候车可不好开啊,路也不好走,大家坐上车上,旅途漫漫但是心里充满期待。”
    丁公量笑着说,这段事迹我还从来没有跟别人讲起过,今天突然想起来,真觉得自豪又有意义,这是我们上海学生之光。
    请妈妈战场寻儿尸
    丁家是舟山的名门望族。丁公量的爷爷在清朝当过县官,父亲不仅是辛亥革命后定海的第一任县长,还是复旦大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马相伯的学生。作为名门之后的他,是如何走上抗日之路的呢?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之后,我14岁那年,是舟山中学的童子军中队长,1935年我作为浙江的代表团成员,去南京参加全国1万多名童子军的大检阅活动,我们在旗语比赛获得了第一。”丁老说。
    他当时遇到了流亡到南京的东北学生代表,“一个东北学生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舟山的,然后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舟山同胞,共救我3000万东北同胞’的留言,接着两人泪如雨下,抱头痛哭!”
    80年后,丁公量回想起那一幕,依然十分动情,眼带泪光:“这句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16岁时,丁公量在上海念书。“我记得有一次轰炸,我在租界附近,跑到楼顶上去看,亲眼看着炸弹一枚枚地砸向上海,生灵涂炭,国人受难。”丁公量说,当时就下定决心,此生必当尽我所能抗战。
    随后,他回到书桌前,提笔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妈妈,我已决心上战场,日后你们要寻我,请到战场上来找儿子的尸体。”
    1938年,他参加新四军,同年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从日伪严密控制的上海,巧妙接应700多名爱国志士到皖南参加新四军。
    行刑前夕成功越狱
    1941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丁公量和600多名未能成功突围的新四军战士一起被国民党军队俘获,并被秘密关进了臭名昭著的江西上饶集中营。丁公量被关在了敌人重点看守的第3队囚室,遭受了严刑拷打,但是他没有屈服。
    期间,集中营的秘密党支部决定举行暴动越狱,具体计划则由丁公量等人负责。
    1941年10月9日,计划暴动的前一天,“由于叛徒告密,敌特猜测我和汪海粟是领头的,就进行了毒打,准备枪毙。就在行刑前夕,我们艰难地用皮带铜扣撬开了铁镣上的插销,后来又千方百计骗看守去买东西,才有机会逃脱牢笼。”丁老讲到这里,语速有点慢,脸色变得凝重:“我整个革命生涯中最难忘的就是这一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