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朱德陈毅晚年被整 因曾得罪了谁?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朱德陈毅 提要:朱德、毛泽东对刘安恭的态度截然不同。朱德表示赞同刘安恭的意见,并且认为军委与前委分清彼此的职权范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毛泽东则坚决反对,他认为这不是简单地分权问题,而是从根本危及党对红军领导的重大原则问题。 4月1日,出击闽西的红四军回师赣南到达瑞金,与留守井冈山的原红五军会合了,此时井冈山已经失守,彭德怀费尽心力才算突破围困,找到了回师赣南的红四军,整个局势有了好转的迹象。
    但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来到了刚刚开始复苏的红四军:4月3日,前委接到辗转送达的中共中央1929年2月7日信(后称“二月来信”)。
    这封信是“六大”中央发来的指示,其指示荒谬绝伦!
    中共中央按照中共“六大”时布哈林演说的精神,要求红四军将队伍形同解散般分向农村;朱、毛离开红军,隐匿大的目标,以保存红军和分散发动群众。
    前委接到“二月来信”,却不能置之不理,在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下举行了前委扩大会讨论。会议的结果是标准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由毛泽东代表前委于4月5日给中央回了封信,信中的前委表示:“中央此信(二月来信)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观了”。
    毛泽东从四个方面阐明了红军必须集中、领导者不能离开的理由,虽然毛泽东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勇气,但也给自己种下恶果:中央开始认定这位迷恋军权的书生不大听吆喝了。
    其实当时的党中央也弄不清中国发生了什么,中原蒋桂战争已经爆发,全国乱成一锅粥,按中共中央在4月4日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中说:红军目前总的任务是扩大游击战争范围,发动农民武装斗争,深入土地革命,朱、毛“若一时还不能来,中央希望前委派一得力同志前来与中央讨论问题”。
    这与“二月来信”已经出现了矛盾,中央已经通过这封信否定了自己二月时“部队分散、朱、毛离队”的指示,现在只是想弄清情况。
    但是,“二月来信”要求分散游击的指示,却成了红四军中主张分兵游击的人们的有效盾牌,中央的四月来信一时半刻到不了四军军中,执行中央军令否?成了反不反党的试金石。
    4月8日,红四军主力及原红五军部队由瑞金进抵于都。前委继续讨论红军行动的策略问题,通过了抓紧蒋桂之间大战的有利时机,分兵发动群众、在赣南创造群众割据局面的决定。
    在于都东门外河滩上,召开了红四军、红五军第二次会师庆祝大会,毛、朱、彭、陈都讲了话。其后终于分兵了,彭德怀率红五军回到湘赣边区,毛泽东率三纵队,朱德率一、二纵队与军部,继续在赣南。
    此时,一个重要的人物在红四军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共中央派来红四军工作的刘安恭。
    刘安恭,四川人,早年留学德国,曾在四川省当过邮政局长,后来加入了共产党,南昌起义后,到苏联学过军事,在军事上有一套苏式理论。
    由于他是苏联回来的,又是中央专派来四军的,所以一到便就受到推崇。被前委任命为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后来在红军入闽攻克龙岩城之后,由于地方工作一度繁忙,前委决定成立临时军委,并决定由刘安恭任临时军委书记。
    刘安恭现在是正宗苏军科班出身,当然主张搬用苏联红军的一些做法,在他主持的一次临时军委的会议上,竟做出决定:前委只讨论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这是地道的下级作决定限制上级的领导权,且不说合法与否,但却就此引爆了四军早就在酝酿中的矛盾,一场导致毛泽东撂挑子的争论爆发了!
    5月底,永定国民政府的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黄月波团弃城而走。红四军开赴永定的湖雷、金丰等处游击。前委与军部驻湖雷。
    这时,四军中一大部分官兵对前委的不满开始公开化,正式在前委会议上提出,要求恢复正式四军军委。并且引发了对党的工作范围、党的组织指导原则的争论。
    以刘安恭为代表的主张设立军委派的意见:既然有四军,就应当有四军军委;建立四军军委是完成党的组织系统。而前委“管得太多”,“权力太集中”、“包办了下级党部的工作”、“代替了群众组织”,甚至指责前委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的倾向。
    朱毛两人的对立态度导致争论进一步升级,使红四军高层分歧公开化。在这场争论中,一向沉默寡言并且以往只关注军事的林彪表现出鲜明的立场,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主张废止军委机构,由前委代行军委职权。
    以林彪为主反对设立军委的意见是:赣南、闽西的苏区地方工作不多,党组织领导工作的重心还在军队,“军队指挥需要集中而敏捷”,由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更有利于作战,没必要重叠设置机构。硬要成立军委的人也被扣上了“分权主义”的帽子。
    实际上,军委也好,前委也罢,实质上是看谁是书记,说到底还是军权之争。
    朱德在部队中威望非凡,四军的绝对主力又是从南昌带来的第一纵队,论说应该占绝对上风。但是,一纵纵队长林彪的明确表态使朱毛两方的实力产生了决定性逆转。
    朱毛会师时的朱德老部队二十九团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二十八团又由林彪代表明确支持毛泽东,这下朱德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现在仅是凭威望及前委内的几个人与毛泽东相抗衡,须知道:现在四军军中,毛泽东的威信也是相当高的。
    争来争去,没争出什么结果,相反,争论反而扩大起来。
    6月8日,四军在白砂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讨论成立正式军委的意见,以及相反的临时军委应撤销的意见,表决时,41人参加的前委扩大会,以36票对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取消临时军委的决定。结果刘安恭担任的临时军委书记一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不但如此,政治部主任一职也没保住,后来由陈毅接替。
    白沙会议的结果很出人意外,其实原因极为简单:召开前三小时,林彪派人飞马给毛泽东送了一封信,信中说:“现在四军里实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这些同志又在群众中是比较有地位的。因此,他们利用各种封建形式结成一无形的结合派,专门吹牛皮攻击别的同志。这种现象是破坏党的团结一致的,是不利于革命的,但是许多党员还不能看出这种错误现象起而纠正,并且被这些少数有领袖欲望的同志所蒙蔽。”
    不用问,这矛头是对准朱德甚至陈毅来的,毛泽东抓住了这个难得“战机”,会议刚开始,毛泽东便公开了林彪的来信,这下林彪顿时处在了风口浪尖。
    众目睽睽之下,林彪倒也毫不含糊,他站起来发言,毫不隐讳地声明,自己这封信是专为军委问题而写的。
    刘安恭与林彪当场发生激烈争论。刘安恭发言说:“毛泽东总是强调党的绝对领导,按这条标准来衡量朱毛,两人存在很大的差异。朱德是拥护中央指示的,毛泽东总是自创原则,拒绝中央的命令。这次拒绝共产国际和中央二月指示就是一个明证。所以,现在不仅有一个划分前委与军委职权的问题,还有一个红四军是留朱还是留毛的问题。”
    针对刘安恭把毛泽东推上了桌面,林彪也开始点名了:“关于军委的问题,我信上说得十分明确,理由不再重复。有一点需要指出,朱德一贯喜欢说大话,吹牛皮,喜欢用政客手段和封建手法拉拢部下,形成团伙。这次他支持成立军委就是想借此脱离前委羁绊。”
    刘安恭和林彪的对抗使争论白热化了,红四军的两位主帅不得不表态各自立场。
    这方面朱德无疑是弱项,表态的过程被他老人家给发言成了单纯为自己辩解,也许是朱德欲缓解会场上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朱德解释:“有人说我放大炮,说大话,说过要红遍福建、江西,打到武汉、南京,解放全中国。――这不叫'吹牛皮’,这是为了鼓舞革命斗志。有人说我拉拢下层,常和下面的官兵混在一起,搞所谓的小组织活动,――这是为了和下级打成一片,便于及时了解情况。”
    而在这种原则问题上,毛泽东从来就不会谦让的,这是真正的“路线斗争”,毛泽东可称宗师级别,他将早备好的一份书面意见放在会议桌上,最后通牒似的说明:“从机构设置上看,军委不仅与前委重复,而且是同前委分权,更为重要的是动摇了党管理一切的最高原则。现在,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责任又要担负;部分负责干部对于决议案没有服从的诚意,讨论时不切实地争论,决议后不仅反对,还要将责任归咎于个人,前委陷入了不生不死的状态。我不愿在不生不死的前委工作。我提出辞职!”
    毛泽东这一出乎全体人员意料的举动,使大部分与会者对四军临时军委、刘安恭甚至朱德的做法产生了不满,结果在投票表决中,才出现了36票对5票的一边倒,决定撤销临时军委。
    林彪在朱毛分歧时毫不犹豫的支持毛泽东,这使他拥有了差点受惠终生的政治资本,而朱德则相反,终其一生还是不时的需要“说清楚”,实际上,不久之后,朱德就使自己处在了“象征性”的红军之父地位,还就是成了变相的“光杆司令”,即使后来担任红军总司令,长征路上还是不免被部下(四方面军)软禁,甚至差点丢命。
    但是,这次扩大会也做了某些折中:接受了毛泽东的辞职,由陈毅代理前委书记,毛泽东成了“专职”党代表。
    时年28岁的陈毅一下被推到了真正的风口浪尖,这个被后人视作“夺权”的行动,将使他临死都在认错。
    真正不久之后“夺得”军权的是林彪,从此林彪在红军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无疑是因为:林彪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愈加重了。文/子金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