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打下齐鲁之地后,手握重兵。可以说成了刘邦和项羽争霸的砝码。这时候他居然向刘邦伸手要官,以功要封,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殊不知,他的做法犯了帝王大忌。帝王们对手握重兵的将帅一向最为忌惮,韩信作为一个手握兵权、用兵如神的军事统帅不知避嫌也就算了,竟然还主动邀功,这就是作死的节奏。 想想刘邦最然暂时忍下这口气,但是当他当上皇帝后,就不会想起这事吗?这就是韩信,做事没有长远眼光。而且,当不当齐王,这不过是个虚名,为何要为了虚名而得罪自己所效力的主公呢? ![]() 网络配图 韩信攻下齐国的时候,手握重兵。他的谋士蒯通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韩信表明,刘、项的命运就决定在韩信手里,向着项羽,项羽胜利;向着刘邦,刘邦胜利。不过在谁手下,都不如自己自立山头来得实在。 不过韩信还是没有采用蒯通的话,大概是觉得不靠谱,或者人为刘邦能拜自己为大将不容易,因此死心塌地辅佐刘邦,从此蒯通只好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去了。 可以说,这个时候,韩信如果自立为王,楚汉之争的结果尚未可知。但是韩信没有这么做。后来天下大定,刘邦因为猜忌夺了韩信的兵权,降为淮阴侯,这时候韩信觉得难以忍受,起兵造反。可以说,这时候形势和当时已然不同,没有合适的时机和有利条件。这时候韩信最应该做的是接受现实,守愚保身,他反而骑兵谋反,只会有兵败身死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