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东方朔就像一个谜。有人说他是一代奇士,有人说他是弄臣小丑。在数年前放映的电视剧里,又把他描绘成智慧的化身。那么,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编入滑稽列传的东方朔,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只能从扑溯迷离的正史与野史里去找寻东方朔迷一样的身影。  网络配图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东方朔,字曼倩(公元前154-前93年),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汉武帝即位初年,便面向全国招贤。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用了三千片竹简,写成了需两位壮汉才能扛得起的自吹自擂的自荐书,送进宫去。幸亏武帝不怕麻烦,还真花了两个月时间,读完了他的应聘材料。武帝赞赏他的才气和气魄,命其待诏公车署。后提升为待诏金马门,太中大夫。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中隐》诗中写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有人说,白居易说的“大隐”就是指东方朔,不过,却也找不出什么更像样的依据来印证隐于朝的是“东方大隐”,只能算是说说罢了。东方朔写过一首《据地歌》:“险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他的意思是,既然可以把朝廷宫殿作为隐居之地,何必要到深山草庐中去当隐士呢?这着实是奇人东方朔令人费解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