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勤劳 自正德皇帝开始,没有一个皇帝能规规矩矩参加内阁和翰林学士为皇帝的“日讲”,但崇祯在位的十七年中,日讲经筵坚持不懈,他骄傲的心让他变得十分的要强,想通过这些理论学习增强自己的帝王修养,来达到自己心中为自己设立的目标。他十分勤于政务,本章和票拟每一个都认真阅读,按惯例,阁臣的票拟虽然只是一种建议但是却极受尊重,在崇祯之前阁臣的票拟被驳回的情况很少,但崇祯帝却经常驳回,后期甚至有些大学士事先备好两种票拟,以备崇祯帝批驳。除此之外,崇祯的朝会也十分频繁。 “今后除酷暑严寒之外,朕将每日御于文华殿中,所有奏章均同各位辅臣面商定议,务求处理精当。” 面对这样一个精力旺盛恩威难测的君主,崇祯的阁臣,不好当啊。 ![]() 网络配图 他性情苛刻 崇祯性情节俭,严令大臣们跟着节俭,痛恨贪墨官吏,整个大明只有三位辅臣被杀,王文、夏言和崇祯年间的薛国观。本身薛国观并无必死之罪,在崇祯得知薛国观出走时的金银装载了满满一车队时,起了杀心,下旨令薛国观自杀,抄没家财。 崇祯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自小袭信亲王,长期的呼奴喝婢使得他性情严急苛刻,刚愎自用;另一方面从小的孤独寂寞和危险处境让他敏感多疑,过分自负,但在紧要关头却又总拿不定主意。 他确实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是我们把他的缺点放在我们普通人身上看来,都是无关痛痒的小毛病罢了,可怕的是,崇祯的这些缺点和他专制帝王的至高权力相结合却产生了可怕的效果,这个可怕的效果又经过当时明朝时局动乱环境的放大,成为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破坏性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