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宋史里突然冒出了诡异的一件事——“金匮预盟”。大概说的是赵匡义的继位是杜太后的“遗诣”。话说杜太后临死前,把子孙叫到床前,吩咐道为避免“少儿皇帝易覆亡”的惨剧发生,赵匡胤的接班人就不要传给“小鲜肉”了,要传给“老腊肉”赵匡义。赵匡胤可能迫于情势只好答应太后。于是,太后把这份政治遗嘱白字黑字写了下来,保存在宝盒里面。赵匡义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对哥哥弟弟们,以及他们的子孙赶尽杀绝,毫不手软。 ![]() 网络配图 就是这么一个重大的遗嘱竟然是后来记上去的,早期的宋史根本没记载。正所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没错!赵匡义就是做了这样的“胜利者”,他目的是堵天下人之口:我坐皇位是按太后遗诣,是名正言顺,绝非是杀兄篡位,你看看,史书不有记载吗?皇位是我妈妈说要给我的,信不信由你们,反正我信了。 其实,这样的皇位继承也是一种很好的皇位轮替方式,当然,比是哥哥赵匡胤“皇袍加身”,还差一个等级,那肯定比朱棣“明抢”侄子皇位高明许多,至少两方不用大动干戈,百姓也不用流离失所,能用最小的损失就实现了历史的新陈代谢,改了换代。如果古代有诺贝尔和平奖,赵匡义肯定能当选。 只是,历史又多了一桩悬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