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出生于战国末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学者、大政治家,曾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为秦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升至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最终却落了个被腰斩的结局,这是因何故呢? 李斯原是楚国人,年轻时曾经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家境并不太宽裕。一次,他到厕所里方便,看到老鼠偷粪便吃,人一来,老鼠就慌忙逃跑了。过了不长时间,他在国家的粮仓里又看到了老鼠,这些老鼠整天大摇大摆地吃粮食,长得肥肥胖胖,而且安安稳稳,不用担惊受怕。他两相比较,十分感慨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其大意为,人有能耐与无能耐,就好像老鼠一样,全靠自己想法,有能耐就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无能耐就只能做厕所里的老鼠。  网络配图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曾记述了这件事。他为了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求得荣华富贵,辞去了小吏,先到齐国拜荀子为师,受到其“法治”思想熏陶,学到了一些治理国家的学问后,又来到自己觉着日后能施展自己才华的秦国,投当时的丞相吕不韦门下。果然得到吕不韦的器重,当上能接近秦王的小官。李斯深知,在自己这个位置上,既不能以军功而显,也不能以理政见长,要想崭露头角,引起秦王注意,必须上书。因此,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揣摸了秦王的心理后,给秦王上了一道有关扫平六国、建立帝业、统一天下的书。其中的话,既符合秦国及各诸侯国的实际,又迎合了秦王的心理,赢得了秦王的赏识,被提拔为长史。
(责任编辑:admin) |